第十七章 出阁之夜(2/3)

还不讨好。现在,难得柳笙你们对他这么好,我就想如果我能借助柳笙和你套上交情,以后西林壁和你们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也算我为我们村子出一份力。”

如果说江信北之前的说法有八分是真,那么这些话显然就有八分假,而且怎么想,都觉得有些牵强,属于信口胡扯。曾德清不相信这是一个年轻小子该说出来的话。可要找这话的虚假地方,又很难找到,你不能说,这绝对不是江信北的想法。因为人家论据摆在那,论点就由论据引发出来的。

江信北才不管这么多,只顾自地喝了一口酒。

酒喝到这个份上,基本是以说话为主,酒根本就不再是酒,只能算茶,因为场面基本可以看做品茶聊天。

已经夜深,几个还留在曾家帮忙的妇人把现菜现饭重新过锅,安排宵夜,着人去叫陪嫁的姑娘大姐。

宵夜用不了多少时候,安排提马灯的妹子来到,出嫁的吉时差不离了,各项出嫁的事宜都开始着手准备。

江信北:“怎么没见柳笙前来,你们这有什么讲究不成?”

陈卫贤:“这是我们这的习俗,男女结婚前一段时间不能相见。”

江信北:“这有什么说法吗?好像不那么合理。”

曾德清道:“这其实是祖先留下了的。限于交通不便,婚配的事情,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形下,配对成双的。男女双方,大多数人互不相识,只有等到入洞房时候,才算见第一面。据说,男女授受不亲,婚前见面,男方多是被人看做浪荡子,女子多被人看为不守妇道,因此便形成这种俗。具体怎么回事也真难说,既然是祖宗定下的,遵守就是了。”

江信北:“好像有些地方就不这样,我们村就是男方必须亲自上门接新娘子。我觉得也有道理,男方上门接亲,显示男方的重视,还能看出男方对女方的尊重。一家有女百家求,女子也就这天光,男人大方些,满足一下老婆的脸面,也不是什么罪过。我看祖宗的有些做法也不见得都对,起码有些规矩不能太死板吧。”

石旭东:“女人嘛,就是用来生娃养娃,传宗接代的,脸面还是在夫家。新郎上门接亲,女方倒是光了,反过来,男方岂不是折了面子?到头来,结果是两头都没面子。”

年轻人总少些被一些祖宗成法的约束,江信北道:“我倒是不这么看,老婆是自己的,生养持家是她的本分,男人出外打拼也是本分,总之是要俩口子齐心合力。而家才是自己最后歇脚的地方,对自己老婆好些,比什么都强。”

陈卫贤和石旭东还没老婆,俩人倒好像和江信北交流老婆心得般胡说短。曾德清很少插话,三人对话,总的来说,生活实感薄弱了些,但也未尝没有道理。

江信北:“二当家,你说,柳笙是不是该来接香玲?”

听惯了“记爷”的称呼,江信北忽然改口,曾德清觉得这声“二当家”有些刺耳,盯着江信北,道:“怎么突然想问这个问题?”

江信北:“我忽然想到,我就这么一个师妹,柳先生让我代表他俩老来,总不忍心香玲受什么委屈。柳笙也是由柳先生抚养大,和师妹两情相悦,没什么可说。但婚事毕竟这有这么一回,柳笙如果真的在意香玲,我觉得他应该来接。”

曾德清:“结婚往小的方面说是俩个人的事情,往大的方面说,就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如果比照影响,那就是一个地方上的事情。习俗既然形成,就少有人违反。不过,我们这,大当家说了算,所以关键是大当家和柳笙的意见,如果认为有更合适的方式,也不是不可变通。”

在梁靖的安排下,柳香玲拜记曾德清,齐柳笙认梁靖做义父,算是给柳香玲一个比较满意的交代,既更有利于笼络齐柳笙,又对裹挟柳安上山只会有好处,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边尘】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七章 出阁之夜〗地址https://m.zuimeng.net/0/1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