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突破瓶颈(2/3)

要贩运,还得考虑销售,一个月也跑不了几趟,还不如专心做其中一段来得划算。总的来说,有什么主意,还得江信北说了算。至少销路上,要完全依赖江信北。

当然,江信北从中抽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冬天有冬天的山货,可以说,冬天的山货相对价钱较高,利润空间也比较大。比如,冬笋,冬菇,枞菌等肉多草本山货,而且肉类的品种更多,快过年了,家境稍稍好一些的总的准备一些。按道理,这是一条不错的财路,只要人勤快一些,舍得下工夫,下力气,做下去是有赚头的。

刘玉成不想就此打住。

在这段时间,刘玉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为了较少中间环节,刘玉成在自己所熟悉的乡镇村寨找了几个朋友做代理。平时让这些朋友帮忙收购,适当返利。隔一段时间,刘玉成便上门取货,这种法子让刘玉成尝到甜头。越往大山深处延伸,货品越丰足,但找代理也越难。

明明知道那些地方,山货充足,却很难走到那些村寨,路途太远。压低收购价钱是一个法子,但总有个限度。上山寻找山货的劳力和出卖山货的收入不成比例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做这些得不偿失的事情。

收购价钱低不下去,中间环节又要增多,利润也就越来越少,最终这能变成赔本赚吆喝,太不划算。

明明看着有利可图,却无能为力,远水引不进来,救不了近火,徒呼奈何。

正是这种思虑,刘玉成感觉到单兵作战,能够触及的范围太小,辐射力度首先不够,具体从哪里下手,刘玉成不得要领,想着就头疼。

江信北走进屋,刘玉成的思路有些飘忽,好一阵子才把思维从胡思乱想中抽回来放到江信北身上。

江信北这几天想的不比刘玉成少。自从溶洞滩回来,再得石顺东和江信山的烦恼,江信北把前前后后的条件和困难做了一番比较,有了一点心得,但具体如何实施,还在犹豫当中。

因为总算弄清楚周凡给江信北的那个“八珍荟萃”货源领事其实是个虚衔,江信北心里存了私心。今天,江信北趁送货的机会,向周凡请教,就没对周凡交底,周凡当然没能给江信北有用的主意。

江信北:“最近很少见到你,很忙吧?”

刘玉成:“怎么说吧,说忙不忙,说不忙,又两脚不粘地。”

江信北:“呵呵,那就恭喜你了,生意兴隆。”

刘玉成:“得了,你也就别拎着羊头卖狗肉,我现在的情况,你还不了解?纯粹是瞎忙活,效果不说没有,起码作用不大。”

江信北:“得,你也别跟我叫苦,你来我这,有什么,就直说。”

刘玉成没矫情,话头一转,把近来难以拓展货源渠道的遗憾说了一边,道:“说来说去,还是路是大问题。”

江信北听刘玉成如此一说,沉思一会儿,道:“你说说,近来你是怎么做的,我们可以互取所,取补短,说不定,就能打破现状。”

刘玉成:“那倒没什么,我就是参照你在塘设点的做法,在比较方便的村寨找朋友代理,这样能尽量扩大能收购到山货的范围,处于源头的山货出卖价钱太低,山寨村民便不上心,中间环节再一多,利润也随之大打折扣也就不说了,我跑来跑去,也就是费力不讨好,瞎忙乎。”

江信北原本想着姚季宗的话是至理名言,靠近上线,拉下线,多出中间环节,自己有利可图的空间就增大,听刘玉成这么一说,觉得凡事总有限度,不可一概而论。下线越,上线的控制力自然越弱,是不是该考虑适当收缩一下中间环节?派生一些其他的财路?

见江信北没有接话,刘玉成没有再多说,两人都一阵沉默。

良久,江信北倒:“玉成,我看你的法子可行,不过,我有个想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边尘】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突破瓶颈〗地址https://m.zuimeng.net/0/1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