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印度洋(二十六)(1/4)
1690年1月3日,南非光城县以北区域,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正在行军。
此刻若是从天空往下看的话,你可能会被那滚滚的烟尘遮蔽住双眼,只能看到一条长龙沿着千沟万壑的大卡鲁高原滚滚向前。长龙的两侧,是一些快速移动的小型烟尘,有时从队头快速移动到队尾,有时又从队伍中间向两边快速移动,总之没个消停。谁都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支军队,一支处于行军之中的军队。
大卡鲁高原的夏天,毫无疑问是非常干旱炎热的。地面上到处是干枯的荒草,以及落满了风尘的褐色灌木,鲜花和绿草只能在一些河谷地带才能见到。这些被地质回春作用所切割出来的河谷丘壑之中,很多就蕴藏着珍贵的淡水资源。在这些地方,水草是丰美的,鲜花是美丽的,同时争夺也是残酷的!
不单是动物之间进行着争夺,人与人之间也进行着争夺!最常见的冲突原本爆发在黑人原住民之间,他们为了抢夺宝贵的水源世世代代进行着搏斗。即便卡玛王国的人马来了并将他们征服之后,情况依然没什么改变,该怎样仍旧怎样,该争的还是得争。原因无他,卡玛王国并未给他们带来生产力水平的质变,水源对于他们而言依然是必争之物。
事情真正起了变化实在南边的东岸移民越来越多之后。光城县的着力建设以及外围定居点的日益增多,使得这些黑人的传统活动空间受到压缩。在几次规模不大,却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武装冲突之后,这些科萨黑人都明白了现在他们遇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对手,一个自十一世纪从中部非洲大举南下之后从未遇到的强大对手。
从1687年下半年开始,东岸人依次在后世南非艾利斯戴尔小镇、东索梅塞特城、阿伯丁城、克勒普拉特小镇、格拉夫·里内特小镇、格拉罕镇以及阿德雷德小镇设立了凉亭乡、胡桃铺乡、钟山乡、文殊乡、先锋乡、黄安乡、路口乡,一共七个定居点,总计移民了上万人过来,平均每年三千余人,一下子就改变了附近地区的力量对比。
蜂拥而至的东岸移民占据了这些关键节点,然后在河中诸县轮戍过来的民兵及部分黑八旗武士的保卫下(彼时杨亮所部还在东边的义阳湾一带剿匪),开始了艰辛的开垦工作,为彻底消化这片土地打好基础。
科萨黑人对东岸人这一连串的举措有些反应失常。他们曾经试图进行过反击,但很快被打退,而且遭到了严重的报复。黑八旗对于抓捕他们补充丁口非常热衷,东岸人也打算把他们抓起来去修路、开矿,因此他们的下场非常之悲惨,几个回合之后就彻底不见了踪影,消失于无形之中了。
不过,与黑人的战斗多多少少也延缓了这七个定居点上万居民的垦荒大业。特别是在1688年卡玛王国也派了一些精锐本部士兵参战后,这些定居点受到了严重的袭扰,不得不请求河中地区行署将南非骑兵营调过来,以遏制黑人的反扑态势。
形势最终在1689年才稍稍稳定下来。这个时候,杨亮也差不多结束了在义阳湾那边的动作,用船将部队又拉到了光城县登陆,打算稍事休整之后,就对这个讨人厌的卡玛王国展开最后一击,让其彻底变成历史的尘埃。
杨亮上校拟用来进行作战的主力自然是他的老部队第一团了。第一团大号叫“华夏东岸共和国陆军第一混成团”,是目前正在展开的“营改团”行动的先期成果。第一混成团的前身是暂编第一团,原本下辖第二步兵营、第六步兵营、第一骑兵营、第一炮兵营、第一辎重营等部队,番号比较杂乱。
这次部队整编统一规定,第一混成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从一开始编号)、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辎重营、一个工程兵连、一个警卫排、一个侦察排、一个通讯排、一个军乐队、一所简易野战医院、一个修械所、一所随营培训学校及若干团部勤杂人员(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印度洋(二十六)〗地址https://m.zuimeng.net/0/199/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