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明修栈道(1/3)
契丹各路兵马渐渐汇合到一起,开始向东行进,中午大队人马乱糟糟地停下来,用过了午餐,正打算继续上路,孙万荣突然传下一道将令,于是仅有万余在前几次战斗中挂了轻伤的士兵得以留下,其他兵马全部脱离了大队。>
杨帆坐在车上,只看见无数的骑兵滚滚向南而去,千军万马驰过,卷起的烟尘犹如一股乌云,弥漫了一片天空。>
杨帆微露惊容,下意识地问道:“出了什么事?”>
费沫“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一抹与他粗犷憨厚的外表颇不相衬的狡黠:“大元帅率兵南下,攻打冀州去了。”>
“什么?”>
杨帆心头一跳:“不是要回返山中的么?”>
费沫懒洋洋地道:“可汗中了暑,之后身子便有些不舒坦,这一次领着咱们,押运粮草先回山。至于大元帅……,你道偌大的涿鹿城里,就没有几个朝廷的探子么?可汗故意放出回山的风声,籍以迷惑官兵罢了。”>
杨帆哑然半晌,道:“以主力南下,只派小股兵力护送可汗回山,还押运着这么多的辎重,你们就不怕朝廷大军前来堵截吗?”>
费沫放声大笑:“哈哈!如果他们真的追来,我们大不了弃了粮草一走了之,回头再打下一座城,抄他们的家。不过,你真以为武攸宜会派兵来吗?如果他有这个胆子,我们停留在涿鹿的这几天,他早就来了,哈哈哈……”>
虽然领兵的是武攸宜,可是作为朝廷的一员,杨帆听了费沫放肆而轻蔑的笑容,也不禁脸上无光。>
数万契丹铁骑,分属不同部落,一声“南下”,他们立即离队而出,看起来乱糟糟的全无章法,不过契丹骑兵本来就不需要向汉人骑军那样通过队列和旗鼓进行整合,通过自幼围猎训练出来的本事,他们几乎如同一种本能的,便在乱糟糟的行进中,自然而然地按照各部的大旗,重新编队、排队,继而形成了一种很有效的行军队列。>
傍晚时分,他们在一条小河边停下。>
孙万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站在队列的最前面,静静地注视着他的大军。>
千军万马在他面前慢慢安静下来,如同峙立的山岳,一种厚重而雄壮的气氛迎面扑来。>
孙万荣满意地点点头,高声喝道:“吾佯作回山,以欺唐军,唐人必无防范!今全军将士,只携两日口粮,日夜兼程,直取冀州,唐人纵有侦骑,我们也要让他们追在我们的后面,看着我们的苍狼战旗插在冀州城头!”>
他的手缓缓探到腰间,突然“铿”地一声抽出一柄微带弧度的突厥式长刀,双腿轻轻一磕马腹,战马在整齐如墙的阵列前面横向奔跑起来:“必取冀州,攻无不克!”>
“必取冀州,攻无不克!”>
“必取冀州,攻无不克!”>
数万契丹骑兵异口同声,汇聚的声浪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远远一片白桦林中,无数的鸟雀惊飞起来,在晚霞的天空中盘旋。>
孙万荣忽然一拨马,向着南方把长刀用力一劈,奋力喊出一句:“继续前进!”>
千军万马便似决堤的怒潮,踏碎了面前那条小河,滚滚向南而去!>
向南、向南、继续向南!南方天空下,层染的晚霞殷红如血,铺天盖的骑兵很快就与那殷红的晚霞融为了一体……>
※※※※※※※※※※※※※※※※※※※※※※※※※>
傍晚的洛阳城,因为快到了关坊门的时间,长街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偶尔有些晚归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
天津桥畔,一队人马缓缓行来。>
周围护卫的兵丁是甲胄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醉枕江山】最新更新章节〖第732章 明修栈道〗地址https://m.zuimeng.net/0/20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