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徐灏的存在感(2/3)


朱允炆神色不自然起来,徐灏和燕王府走得太近,必须得加以防范。而看皇祖父的意思,是有意给他功勋使其重掌锦衣卫,那怎么可以?今后自己还不得为此寝食难安?

齐泰义正言辞的道:“陛下,徐灏能主动为朝廷分忧,是该予以奖赏。可是臣认为不可令其带兵,因其资历尚浅,年龄不足以服众,而剿灭反叛事关重大,理应下旨命湘王府和蜀王府坐镇督促,协调当地官军分多路包围歼之,此为稳妥之策。”

朱元璋也不坚持,事实上他也不好看徐灏的统兵本事,更知道那小子最怕死了,当即笑道:“就依爱卿之言,准奏。”话锋一转,对着马大人说道:“关于徐灏的建言,他提出行太仆寺取消官任职,改为任命致仕武官来养马,你看如何?”

马大人心中震撼,没想到徐灏不声不响就解决了太仆寺多年弊病,想他年轻时曾为此数次上书兵部,都被兵部压中不发,不用问都知道是兵部的大小老爷们不想被武臣分走了权力,因此后来干脆闭口不言了。

果然天子近臣能够直达天听,马大人慷慨万千,想他做了整整四年的少卿,这还是头一次走进乾清宫,此刻也不管身边的齐泰飞来的眼神,点头道:“武官和战马打了一辈子交道,比人有经验的多,再说武官善于吃苦,臣认为此策大善。”

齐泰忽然觉得不对劲,附和道:“臣也赞同。”

“嗯!”

朱元璋满意点头,其实徐灏一说出来他就知道这建议的正确性,武官养马天经地义,官养马怎么看都觉得怎么别扭。不说其中利与弊,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行太仆寺设立于洪武十八年,原本是太仆寺掌管的群牧监负责养马,战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又特别设立行太仆寺专人专管,隶属于兵部,谁知渐渐被官所集体把持,倒是当初始料未及了。

朱元璋今日特意把兵部尚书齐泰和少卿马大人叫过来,就是想看看他们的反应,如果他二人出言反对。那么下场就会很难堪了。

马大人没明白怎么回事,神色自若和帝王讨论起养马经来,齐泰则又惊吓出一身冷汗,暗道今次险些接连两次触怒于陛下,幸亏自己反应快,不然就麻烦了。

齐泰心中大怒,暗骂好你个徐灏,不经过兵部就敢直接面呈陛下,明显是不把兵部和本官放在眼里呢,真乃只知邀宠帝王的小人。

朱允炆一直在心里嘀咕。徐灏那家伙跑到湖北去干什么?等一会儿出去就派人查一查。

朱元璋和马大人说了半天,发觉马大人确实是有着丰富的养马经验,颇有感触的道:“徐灏所言不假,爱卿一样是精通于养马,行太仆寺今后还得武并重,不拘身份择优而取。其实不单单是你行太仆寺。其它衙门近些年来也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当一一加以更正。嗯,待明天朝会时和群臣一体商议。”

马大人为之心悦诚服,不禁说道:“陛下忧心国事,臣万望陛下注重龙体才是。”

朱元璋叹道:“朕何尝不想休息,就怕时不待我,朕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完。允炆今后有他自己要操心的国事,朕不能留给他一个烂摊子。”

齐泰赶紧大声说道:“陛下有何忧虑?臣当为陛下分忧。”

朱元璋缓缓说道:“徐灏今次及时擒获白莲教众并顺藤摸瓜破获一起大案,朕很是欣慰。你兵部也当严密留意各地此等谋逆之案,不要等出了事才派兵围剿。那已经晚了。此外朕最牵挂的莫过于边关守备,爱卿你当会同兵部诸位官员,一起制定出一份敕备国策,朕审阅之后就发往各王府,尤其是要晋王燕王不容懈怠。”

“遵旨。”齐泰郑重说道。

朱元璋回过头来。对着跃跃欲试的孙儿笑道:“就知你想为朕分忧,就由你牵头率领户部编百户为一里,教化百姓邻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平凡的明穿日子】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一章 徐灏的存在感〗地址https://m.zuimeng.net/0/3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