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土鸡瓦狗(2/3)


浦子口与京城隔江相对,华聚率船队进行试探,遭到官军激烈抵抗,大败而归。

不知何故,朱棣不想调和徐灏同穿一条裤子的沐皙率领舰队前来助战,也不想把徐灏和子调到前线,倒是看到带领五千朵颜骑兵赶来的朱高煦,顿时忧虑一扫而空。

朱棣一手仗剑,一手抚着儿子的后背,说道:“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大喜,连日来就为了和兄一争短,不惜千里迢迢返回北平,召集新一批的蒙古骑士前来,再次许诺一等事成之后,大宁府就归属朵颜人。

与此同时,朝廷感到大战在即,恐何福独力难支,派遣都督佥事陈瑄前往援助,谁知陈瑄直接跑去投降了燕军。

何福身边的监军是兵部侍郎陈植,亲临江上慷慨誓师,鼓励将士们拼死战斗,但军中有都督金甲却倡言燕兵不可抗,不如陈瑄一起投降得了。

陈植大怒,当场严厉斥责金甲不知顺逆,不懂君臣大义,金甲恼羞成怒,上前一剑砍死了陈植,然后率所部船队官兵投奔燕王去了。

如此临战之际,多位大将纷纷叛变,使得官军士气大为低落。朝廷暗中于朱棣勾结的大臣宦官不断派人前来告知虚实,得知江南防守已从内部垮了下来,朱棣马上下令全军强渡江。

六月初二,朱棣带领全军临江祭祀江神,宣读祝。六月初三,集合全军誓师。这一天,燕军大举挥师南下,以六万兵力正面决战对岸的十数万官军。

朱棣亲自率师渡江,舳舻相街,旌旗蔽空,戈矛曜日,金鼓之声震天动地。这一天天晴气朗,微飘扬,江不波。千艘战船横穿江面,如履平地,想燕军一路南下节节获胜,早在江南被传为神兵。

结果当数百燕军冲上陆地后。官军立即崩溃,无数士兵抛掉武器朝后方散去,何福单骑逃走,来不及逃跑的纷纷解甲跪地,十万官军和大多数水师战船集体投降。

燕军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即顺利渡过了天险江,朱棣拒绝诸将要求直接向京城进发的提议,转而去进攻重镇镇江。

投降的官船都悬挂起了代表燕王的黄龙旗,镇江城上的守军遥望所有船只的战旗都改了颜色,不禁大惊失色,镇江守将指挥童俊认为大势已去。率众归降。

六月初八日。燕军进驻龙潭。在这里已经可以遥望到钟山了,朱棣突然流下了泪水,诸将询问缘由。朱棣泣曰:“往日渡江即入京见吾亲。比为奸恶所祸,不渡此江数年。今至此。吾亲安在?瞻望钟山,仰怀孝陵,是以悲耳。”

此刻进驻瓜州的徐灏和朱高炽也在凝视着江对岸,连日来的辛苦使得朱高炽瘦了少许,肤色也晒的黝黑了些,人显得很精神,叹道:“原以为越到京畿越会泥足深陷,岂之官军久疏战阵,犹如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

徐灏笑了笑。心说换了你父子做皇帝一样得安排数十万军队团团保护,不如此恐怕睡觉都不踏实吧?事实上真到了危急关头,一点作用都没有,不过是吓唬各地将领和天下百姓而已。

就算朝廷前线大败亏输,驻守在京城内的禁军还有整整二十万人呢。那都是号称战力甲天下的强兵劲旅,但其实际战斗力呢?国都都被包围了,没了士气什么也别说了。

话说都打到这份上,方孝孺依然认为可以坚壁清野,得不到物资支持的燕军不可能久驻,当然固守坚城的方式是对的,朝廷抵御的时间越久,前来勤王的军队就会越多。

没了章法的朱允炆对方孝孺言听计从,于是下令调遣军民商贾及诸人臣,赶赴城外,日以继夜,拆除屋宇,搬运物资,不给燕军留下任何可用的东西。

拆下的砖瓦木料越积越多,家园毁坏后搬出的物资到处都是。天气炎热,拆物运物的人们又得不到休息,苦不堪言,时间了不免嗟怨之声。形势日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平凡的明穿日子】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六十二章 土鸡瓦狗〗地址https://m.zuimeng.net/0/3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