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尽其才(2/3)
四十担木炭,给隔壁干妈送去,若少买一担,我要当贼处置。可先和他家人说明,是咱家太太送的。”
家人领命而去,这是他想起牛儿提过南头夹道堆放着柴炭,想夹道宽度不过一米左右,整整四十担送去,非得堆积成天然的道路,纯粹是逼着无中生有费尽心血想出来的。
早饭后下人们把三张新做的小桌抬来,上官秀才说道:“有异味,先放在东墙棚子里,来了客人你们放酒茶也有个地方。”
一个家人说道:“就算不怕雨,可放在外头没有刷漆,怕几日就不成了模样。”
上官秀才皱眉道:“你买东西时少落我几个钱,比在这桌子上尽忠强过数倍,我乐意糟蹋,你们管得着么?”
到了下午,能听到那边的倒碳之声,往来不绝,他心中得意之极。其实徐家今年根本不缺木炭,甚至多到没地方放了,可谁让庞氏贪便宜呢。
京城杨府,杨士奇有喜有忧的向徐灏敬酒,喜得是儿子被举荐做了所谓大明帝国驻属国倭国大使馆大使,崎沿海一带签了合约成了大明的租界,可以驻军拥有的司法机构以及驻外法权等等。
因为明朝水师的强势,足利义满死后继位的足利义持,一反他爹的崇汉,本不愿和大明互通往来,奈何被坚船利炮生生轰开了门户。
徐灏选择杨稷,就是要让他把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没指望他让两国交好。
足利义持倾向于闭门锁国,徐灏很乐意配合他,虽说彻底断绝贸易往来不现实,反正杨稷的任务就是调查往来货物有没有违禁品。
日本人是非常善于模仿习的民族,天性崇拜强者喜欢欺负弱者,菊与刀,骨子里残忍无情也不消多说了,火枪火炮的制造技术早晚会千方百计的搞到手里,徐灏希望能迟一年是一年。
要不说凡事有利就有弊,大概亚洲诸国会比历史上提前很久会使用火枪,就是不知道当西方人远道而来的时候,面对手持更先进火器的亚洲人时,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至于明朝会不会走上经济蚕食小国,殖民倾销的道路,徐灏一点都不操心,利益所至,早早晚晚的事儿。
杨稷要去倭国,邬斯要去朝鲜,而看似最愚钝的唐富贵,害怕出去做官生活发生改变。
杨士奇担心儿子不在身边胡作非为,万一在倭国欺男霸女草菅人命怎么办?徐灏笑着说无妨,我担保他会没事,实则就指望杨稷去祸害倭国人,为民族争光呢。
喝了一会儿酒,杨士奇不习惯和儿子坐在一起,起身离开了。杨稷故态复萌,坐下后连干三杯,说了些感激叔叔提携之恩的话。
姚远随着鸡犬升天,要出任一名官吏,喜滋滋的说道:“今日在街上见到公公出门,竟抬了一顶比四人轿还大的二人轿,四名轿夫轮班抬着走。那轿衣是用北平屯绢做的,五岳朝天时样的大银顶,好不耀眼争光。
跟着的家人穿的也体面,马尾织的瓦楞帽儿,一色的油青布直缀,精鞋净袜,夹着描金的护书一类,那表皮据说是外国狮子皮做的。还有人扛着大银顶的雨伞,说是高丽纸裱的,张开比侯府的青罗伞还大一分,一个班在头前开路,竟唬的兵马司和顺天府的衙役老爷们都退避三舍,街上百姓看了无不侧目,看来宦官又要掌权了。”
徐灏知道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轻轻点点头,对着他拿起酒杯,姚远大喜,清楚投其所好了。
杨稷自作聪明的道:“无非几个阉狗而已,圣上登基后一向对其压制,招摇不算什么,有了钱人之常情嘛!只要不为祸朝廷就好。”
“少爷说得好。”姚远笑着赞扬,又说道:“据说圣上亲自处理国事的时间越来越少,喜欢当面和大臣们商议,这使得宦官频繁往来宫内宫外,如此地位水涨船高。”
徐灏默默听着,除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平凡的明穿日子】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尽其才〗地址https://m.zuimeng.net/0/3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