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通惠河(2/3)
秀兰嫂子会买一碗豆汁就着烧饼果腹,然后在河边洗船,船不仅仅是她赖以为生的工具,也是她的生命。
洗完了船,天才亮了,太阳缓缓升起。秀兰嫂子和许多同行一起在岸上招揽顾客,有想饱览通惠河两岸光的游客,也有要出门走亲访友的本地人,也有天气好要乘船钓鱼打猎的大户公子,或是打算去南方的莘莘子。
如果没有揽到客人,秀兰嫂子就会拨转船头,直放运河,在河里撒网打鱼,卖给码头上的鱼行,太阳落山了才会收船回家。
今天秀兰嫂子的运气好,徐灏见她衣着打扮干净利落,小船也收拾的干干净净,带着好奇东张西望的朱瞻基走了过来。
“这位嫂子,我们三人想出门游玩几天,不知通州可有能落脚的地方?要清净雅致一些的环境。”
秀兰嫂子发现眼前的三人气度不凡,尤其那年纪最大的一见就知准是个官,说话的俊逸青年大约二十来岁,罕见的丰神如玉,另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不是个普通人,这三位贵人光看面相就显然绝不是歹人。
是以秀兰嫂子笑道:“如果三位客官不嫌弃,奴家一个人过日子,一天到晚在船上,就把家里租给你们几天吧。”
徐灏说道:“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可以自己煮饭吃。”
如此四个人上了船,朱瞻基不住的打量着船娘的一举一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目光中透着几分欣赏。
秀兰嫂子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因生活艰苦,眼角也刻上了细密的鱼尾纹,但是那一张精神奕奕的桃花脸,仍然十分艳丽而不褪色,没有生过儿女的身材因常年劳作仍然保持着少女时代的苗条轻盈,让人眼前一亮。
想一年到头在河上打桨摇橹,行船撒网,在码头上抛头露面,秀兰嫂子对自己的不见老反倒是十分的苦恼。
为了避免惹事生非以及蜚短流,她把自己打扮的非常老气,发梳了个老年妇人的冠髻,头上戴着一顶男人的尖顶斗笠,穿一身的蓝色粗布裤褂。
徐灏也留意到她上身似乎紧箍着一抹蓝花围胸,不像其她的渔家妇女,天气炎热或运动出了汗,里面动辄一丝不挂的,敞开的上衣被吹的露出胸部,每当有男人看见,便急急忙忙的扯紧了衣襟,脸上倒是不太在意。
在河上行船讨生活,船夫们没有不粗野的,客人中自是也难免有几个下流贱胚。每当遇到了被男人骚扰,秀兰嫂子的态度冷若冰霜,骂起人来像个爷们一样,打架心黑手辣,兼且通州人自成一方势力,很少吃过亏,也在这条通惠河上闯出了名声。
船儿在河上平稳又迅速,朱瞻基又开始专注于两岸的景,他出生于北方,自然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很有些感情。
秀兰嫂子不时看他们一眼,寻思着客人的身份。这时解缙笑道:“闲来无事,不如朱公子作一首诗吧。”
朱瞻基收回目光,谦虚的道:“有解公在此,我岂敢献丑。”
“不妨。”解缙笑了笑,“正好徐公子也在,让他看看你最近于业上有无进。”
朱瞻基当下不再推辞,看着周围的光,很快朗声作了一首:
“湖海由来任纵游,飘蓬踪迹一孤舟。
不图万里他山外,得集千称名士流。
绕岸树声寒客思,印峰溪色照人愁。
夕阳何处催归鸟,畏向黄昏下碧楼。”
“好!”徐灏拍了怕手,却品味着不图外里他山外,得集千称名士流,暗道朱瞻基将来应该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看来他对开疆扩土没太大兴趣,这也符合历史走向。
朱瞻基说道:“舅舅何不也作一首?”
徐灏失笑道:“我哪会做什么诗?对了,我倒是有首内眷所作,也算应景,念给你们听听。”
万峰盘叠石苍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平凡的明穿日子】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五十七章 通惠河〗地址https://m.zuimeng.net/0/3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