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新年快乐,给诸位爷请安(2/3)
,笑着出去了。
四儿隔着窗户叫道:“晚上来呀!”
到了街上,徐灏让赵升去继续做事,他进了附近的茶馆,点了一壶好茶,看喝茶的人你来我往,纷纷不绝。
就这样坐了一个时辰,茶都换了四五回,对桌坐着四个人,一个老翁,两个少年和一个和尚。
老翁说道:“咱们城里来了位活神仙,我昨天听人说治病灵验,不相信。刚才打那边过来,见围了许多人,上前看了半天。还别说,真是个神仙。”
和尚问道:“施主亲眼见他治病了?”
老翁说道:“那是,不是我亲眼所见,再也不信。有一个驼背,三十来岁罗锅着腰,像一张弯弓,说话绉绉的,来求活神仙诊治。活神仙一看,就说咱俩有缘,没有缘我是治不好的,叫罗锅靠在墙上,拿着针隔着衣服给针上了,叫罗锅吃了两丸药,用手伸进去摸了半响。”
少年急忙追问道:“到底治好了没有?”
老翁说道:“当时喝彩叫好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震得老夫耳朵都不好使了,那弯弓似的身板像硬弓卸了弦一般,慢慢的,慢慢的就伸直了。我都看呆了眼,好半天没回过神来,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活了六十多岁,头遭见到这样的奇事,终于相信这世上有神医了!”
这时周围都安静了下来,茶客们都在听老翁说话,老翁叹息道:“大家伙你们说,想咱们城里的大夫但凡有活神仙一成的能耐,不定要拿多大的架子,要多贵的诊费,还要装模作样,让人三请四请的不来,也不管病人的死活。最要紧的是那位先生,当街治好了病不说,见是穷人还不要钱,这才是医者父母心呐。”
有人马上说道:“可不是嘛,我也亲眼看见了,那罗锅就是个穷斯人,给磕了三个头就完了,不愧是活神仙的称呼。当之无愧。”
和尚阿弥陀佛一声,说道:“要是这样,我这白浊病定可以治好,明天贫僧去求求他,希望前世有缘。”
徐灏笑了笑,知道是裴医生同赵升合伙做的把戏,难为他们装得这么像,可见都不是什么好鸟。
打听到了范老二初九会现身,徐灏做了两方面的充分准备,就看他是打算治病还是玩女人?为了不打草惊蛇。没有惊动官府和附近的军营。
嘉善有很多人世代靠打渔为生,走数百里水路就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整个路途可以随意停泊,一家子睡在船上,而到了目的地,能立刻欣赏到十万只水禽遮天蔽日飞来飞去的景象。
常年奔波的船上生活,放宽了眼界和心胸,嘉善男人常常把女人也拉下水,到船上来烧火煮饭养孩子。女人行舟从来不是该忌讳的事儿。
但是在土地上生根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但凡打渔赚到了钱,必须置办房子和瓜田菜圃,而一旦年景不好或吃了冤枉官司。或做了错事,回到船上又是唯一的出路。
在宋元两代,许许多多的嘉善渔民被迫离开家乡,把自己的根基连根拔起。在外五年十年不回来,或姓身也不再回来。在外的生活就和船儿一样,无依无靠四海为家。老了身边一无所有,躺在破旧的空船上喘着气,家乡的山山水水留在记忆中,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绿叶丹实,烂漫照耀,一幕幕的回忆,老泪纵横。
于是用手舀一口冷水咽下,润润干枯的喉咙,水是从家乡流来的,即使相隔八百一千里路,也能听到它在家乡的门前,河岸边推动水车的呜咽声,永远也忘不了的江南水乡。
大明立国,幸运活下来的嘉善渔民纷纷返回故里,干脆把渔船变卖,发誓再也不走了。
那时候的百姓最幸福,无需花钱就能得到一片土地,嘉善大窑从此名扬天下,出产的大砖不愁卖不出去,一直持续到了现代。
请来阴阳先生看看水,选吉日良辰破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平凡的明穿日子】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八十三章 新年快乐,给诸位爷请安〗地址https://m.zuimeng.net/0/3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