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绍兴师爷(2/3)

,等同半个老爷。

清朝之前更多的是称呼“幕府”,后来很多将帅大臣也自称幕府,故此衍伸出了幕僚、幕宾、幕友等相应称谓,社会地位极高。

到了明朝,师爷的地位渐渐两极分化,低阶官员和有钱人家也纷纷聘请师爷,大多称呼为老夫子,西宾,而师爷称主人家为东翁,东家,看似乃传统的宾主关系,实则形成了雇佣关系,等同于半个家仆。

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徐渭,即典型的绍兴师爷。不过徐渭是嘉兴时期的人物,此刻尚未出生。

绍兴城内,知府莫昌拜见了姚太监,回到衙门后,马上雷厉行,不动声色的召集各县县令。为了完成任务,他亲自率领各级官员、地方的头面人物、各县各乡的地保里以及媒婆牙婆等等,挨家挨户的搜寻,务必不漏过一个美人。

可是很快就惊动了城内城外,有官员暗中传出了消息,绍兴又是最重视亲缘的地方,短短时间内一传十,十传百,有女儿的人家都得到了消息。

家家户户惊得半死,有病才愿意将闺女送去做宫女呢,为了抢时间,此时此刻也不管男人好与丑,也不问年龄家世有没有钱,只要能将女儿抢先嫁出去,便是万幸。

绍兴最多的是子,一时间洛阳纸贵,没成家的读书人都被抢光了。一些得到消息晚了的人家无不扼腕,后来连路上经过的小生,得不错,管你年纪多大,直接拉扯到家里拜堂成亲。

莫知府没料到绍兴人如此凶猛,竟然视官府的告示为无物,奈何法不责众,总不能将人全都抓了吧?他也没这个胆量。

莫知府很生气,除了先去的头一个倒霉县城,选了十几个姿色不错的女孩外,其他地方基本就剩些歪瓜裂枣了。

这咋整?曾出现过谢道韫等才貌兼备大美人的绍兴,这一次不少说献上七八个绝色?没有完成任务倒也罢了,就怕姚太监怪罪自己有意怠慢。

莫知府为之愁眉不展,治下也不是找不出绝色美人,可一来绝色不愁嫁,许的人家大多有头有脸,要不年纪不合适,不是太小就是太大,必须十三四岁至十岁之间。

勉强征集了数百女孩,里头有不少好看的,可结果不是一身小家子气,就是打小准备当摇钱树培养,不清纯,总之莫知府都不满意。

莫知府认为太子不会喜欢仅有姿色的美人?皇宫容不下烟视媚行,送一万个被宠幸的美貌宫女又有何用?做不成嫔妃都白费心机。

也是这位莫知府想多了,不明白家花哪有野花香,王八看绿豆的道理,历史上帝王的嗜好千奇百怪。

莫知府希望送出位绝世佳人,并且要考虑到绝色佳人的家世,能否将来成为自己的助力。因为大家伙一起送美女,太子会记得你是哪根葱?而选个家世平常的人家,封为贵妃也短时间内成不了气候,总之这里头的问大了。

正在这时,他府里一位很有名的师爷名叫袁成宇,大约是云南袁空的同族亲戚,说道:“大人,姚公此次奉旨来选美女,侍御东宫,此乃朝廷大事,在下不敢隐瞒。素来知道方孝孺的孙女馨蕊小姐,国色无双,足堪上宠。大人何不指名上报,若蒙上幸,大人亦有荣宠之加矣?”

方孝孺?莫知府眉头皱了起来,那可是燕王最不喜的人物,建朝的半个宰相,虽然圣上没有降罪方家,可也发配到了绍兴定居,子孙三代不许出仕。

莫知府慢慢摇头道:“本府仰慕方大人的贤名,其孙女不是赘了什么才子么?实在是不便上报。”

袁成宇笑道:“大人为何为方家推辞?莫非要攀附他建忠臣,违背圣旨?况且现成的绝色舍弃不报,而徒事旗母东施,以搪塞上差?”

莫知府脸上微微变色,幸好朝廷早已承诺不追究建旧臣,不然师爷这一句玩笑话,就可能要了他的老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平凡的明穿日子】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八十二章 绍兴师爷〗地址https://m.zuimeng.net/0/3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