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二十年后……(2/3)

只不过欧洲人得一益也有一弊。他们的工业实力是远强于阿盟。可是一切机器开动都需要石油的啊。自从战争开始,阿盟就切断了对欧洲的石油供给。并且还派出了远程轰炸机轰炸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罗马尼亚的油田油井,现在欧洲人手下控制的石油产地中只有尼日利亚还不受威胁。整个欧洲就是依靠这四个地方的石油来维持运转。而大西洋沿线还有阿盟的潜艇部队在活动,运油船是他们最喜欢猎杀的目标,整个欧洲的耗油量已经不是他们的产油量所能支撑的了。

当然,英法德意美等国都有自家的石油储备,一时半会儿的还不急。只是从长远来看,很是不美妙。

如今欧洲部队已经在进攻埃及了,还夺取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埃及军队在发动战争的第一时间掌控了运河,驱逐了英法人员,不过才三个月一切就又倒回去了。

由于这二十年来飞机的发展突飞猛进,地中海这个坑洼,军舰待在这里太危险了,大多数的时候两边都是在使用岸基航空兵和配置在各岛的鱼雷艇编队,协同少量的精干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作战。

战争开始的大半年来,地中海的海战与其是战舰间的交锋,不如是对彼此运输线的绞杀。尤其是雷达的发明和广泛之应用,战争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升级。

意大利、法国以及英国的一部分主力舰都已经避往了大西洋。但地中海并不缺少足够的护航舰艇,只是为了降低损失比例,欧洲的运输船才不得不采取单船航行方式,以躲避袭击。

飞机的性能在不断拔高,飞机的制造难度也随之不断升高,产量自然是垂直性下降。现在就算是国力绝对第一的中国,常备空军也才万架左右。当然,谁都知道,中国人真正的空军力量一直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他们放在表面的战机性能也只是比欧洲战机超出一个等级。

德国的战机只有两千来架,意大利的才一千出头,阿盟成员国全部加在一块,一万架是可以超过的,但是放到地中海战场上的敌我战机,英法德意美五国相加也才两千多架,他们对面的阿盟空军也是一个差不多的数字。而地中海对比大西洋、印度洋是的不能再,但终究有那么大的面积的,两千多架飞机看似很多,分散布置也不过十来个机场而已。在雷达已经被普遍使用在军事上之后,地中海的岛上以及一些军舰上面,全都安放的有功率大不一的雷达,双方战机的大规模出动都十分的有针对性,彼此心的不能再心。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单独的运输舰,就相当的棘手了。

因为同一个时间敌我双方航行在海面上的轮船太多了,而无数雷达注视着天空,旦有战机起飞就是几乎没有不落在‘眼’中的,很危险的。谁知道那些轮船会不会是诱饵啊。

今天,地中海号就是单船驶抵亚历山大港的,而船上装载的货物还非常的重要,其中两样东西,一是德军刚刚制造出来的铁十字坦克,二是大量的油。现在,非洲战场上的德国和意大利军队最需要的也就是这两样东西。

虽然是一艘货轮,但是船上同时也装载了一些人员,其中多数是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人。他们中有的人是刚刚结束了休假返回战场的军官,有的人则是奉命从欧洲调往非洲战场的军官,人数不多,不过五十余人,但是军衔普遍较高,很少见到尉级军官。

此刻,轮船已经进港,船上的军官们纷纷站到甲板上,向港口上眺望。这批人中有些军官是第一次到非洲战场,因此正在朋友的介绍下‘游览’一样观赏着亚历山大港里的那些建筑。从这些军官的站位看,德*官与意大利军官倒是很其乐融融的。

站在客舱的舷窗旁边,看了一眼甲板上的几名德*官和意大利军官,希特勒角边上带着一丝振奋抖索的笑,然后将头从舷窗里头缩了回去,坐回了舷窗下的沙发上,顺手打开了茶几上搁着的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1862】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零三章 二十年后……〗地址https://m.zuimeng.net/0/51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