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担忧(5/8)
性繁殖获得成功;1995年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了母本的优良特征特性,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可以大面积推广。”
目前,武夷山大红袍茶叶生产已具一定规模,全市可供制作的大红袍茶园面积有4万多亩。
为严格保护大红袍母树,武夷山决定对其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确保其良好生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科学管理,并建立详细的管护档案;严格保护“大红袍”茶叶母树周边的生态环境。
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大红袍”茶被列为武夷岩茶十大名枞之首,其6株大红袍母树一年仅产茶1公斤.在献给清朝乾隆皇帝的礼单中,曾有“碧螺春20斤,龙井30斤、大红袍8两”的记录,足以说明大红袍母树之珍贵!
大红袍原母树产于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至今有350多年历史,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生长环境得天独厚,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带着岩顶所积累的养份,形成恰到好处的灌溉.
另外,由于母株所处的岩石位置,能够挡住中午猛烈的阳光,却会反射太阳的光线往母株,故此母株的生长环境是其他邻近岩茶茶树所缺,因此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其他由母株无性繁植的茶树,由于缺乏这样的生长条件,被认为品质上比不上大红袍母株,普遍称这些无性繁植的后代为小红袍.
由于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和植株,大红袍母株极为珍贵.
据有关方面考证,现今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一处的武夷山大红袍母树,早在明末清初就被发现,并进行特殊的栽植,当时每年产量不足1市斤(16小两),数量非常有限,能品味到大红袍的,也只有帝王将相,这就在历史上奠定了大红袍是中国茶中极品的崇高地位.
因为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珍贵稀有,二十世纪30年代当地政府曾派兵把守,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部门仍雇佣一农户长年看管.
自从2000年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成功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就被《闽南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从此,武夷山大红袍母树更是名声在外.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茶是有钱也买不到的茶,武夷山大红袍风景区现存的大红袍母树仅有6株,由武夷山市茶叶管理委员会委托专人管理制作,年产量不足3市斤,作为武夷山市政府接待尊贵客人和外国贵宾、元首时的茶礼之用.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尊贵身份,也得到了海内外豪商巨贾的青睐和追捧,1998年在首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有中国“豪宅教父”之称的澳--洲许---荣---茂先生,以15.68万元的高价在拍卖中竞得20克母树大红袍.
2005年4月13日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拍出的19.8万元,2005年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又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
武夷山岩茶大红袍,在旧中国只有皇帝才可享用。
武夷山是乌龙茶故乡,而九龙窠的绝品茶--大红袍,则是顶着光环的圣物。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奇茗。
武夷茶被誉为茶中珍品,而大红袍更是荣膺‘茶王‘称号。享至高之誉。在旧中国只有皇帝才可享用,以致派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和故事。
其中传得最广的要算《大红袍茶名的由来》。
其故事梗概:古时有一秀才晋京赶考。路过武夷山,因饱受风寒,腹涨如鼓,生命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有一个小世界】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担忧〗地址https://m.zuimeng.net/0/55/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