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 人心、贸易和战争(2/3)
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日子过得还算逍遥。现在进城当了无产阶级,心理落差自然不小,就是满腹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被社会党、民意党一煽动就成了大明工人运动的主力军了!
至于那些早年进城的贫下中农的后代,因为在大城市里面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或者继承了父辈开创的大大小小的事业,许多都上升成了中产阶级甚至是资产阶级,就算还是在当工人的,也大多是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现在可不是依靠自动化设备和简单劳动就能生产出廉价工业品的时代,技术工人远比后世吃香。
而且,大中华帝国的工业化是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末尾开始,完整的经历了整个二次产业革命,那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工厂,那家不是把技术工人当个宝,将技术工人的培训当成事关工厂存亡的大事?因而那些技工都拥有不亚于白领的高工资,有些人甚至还拥有一丁点工厂股份,已经不算是苦哈哈的无产阶级了。
“过了这一关就好了。”朱济世顿了顿,又道,“这是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口了,只要再熬个二三十年,一切就都安稳了……这些苦是必须要吃的。”
朱济世、朱国雄俩父子都没有提及实行农产品保护。因为现在冲击大明的农产品主要是来于东华、南华和北华。而这三国又是大明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大明工业,诸夏农业、矿业的产业布局,在大中华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已经完全形成了。这不是用刺刀或是行政命令强制推动而来的,而是真正的市场选择的结果。
人口众多,各种工业资源也比较充足,大城市集中的大明汉地在完成了二次产业革命后所展现出来的生产力,是其余大中华诸国的工业很难对抗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余大中华诸国没有工业,而是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有一些拥有明显资源成本优势的产业。
譬如东华的军火、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行业依托资源或市场,才可以和大明本土的相关产业一较高低,至于其余的工业品,都是大明造的天下。
虽然在胡安的操纵下,东华政府一直很注重扶植工业。但是在大中华圈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下,工业资本总是会向成本最低而不是比较高的地方流动。无论胡安如何努力,他都没有办法和市场的力量竞争,除非把大中华市场给拆了。
而禁止北美的农产品输入大明冲击大明市场就是拆台的方式哪怕东华、北华不采取任何对抗的措施,也会因为无法通过农产品获取足够的华元而减少输入大明工业品的数量。当然,大明的农民会因为农产品价格提高而获得强的购买力,以填补东华、北华市场缩水给大明工业带来的损失。同样的,东华、北华的农产品失去市场后,农业生产也会大大下降,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会进入城市变成廉价劳动力,从而降低北美工业生产的成本。
这样,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而失去了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后,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日渐离心。
朱国雄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水,慢慢的说道:“儿臣知道的,大中华必须要有统一的市场,否则早晚会分崩离析。”
他可不想让北华、东华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强大的工业,朱胡安再会用兵也不可能挑战大明。而且靠出售农产品和资源就能过上好日子的东华人、北华人也不会跟着胡安去对抗大明。
“知道就好。”朱济世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水,慢慢的问道,“皇儿,我大中华大概还有2、30年才能大安,想来涅恰耶夫和左尔格之流不会给我们那么久吧?”
“还有德皇威廉二世,”朱国雄皱着眉头补充,“威廉二世是不得不战了!”
“不得不战?”
“这几年德国的工业已经出现了过剩,波兰联合王国和瑞典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朝之梦】最新更新章节〖第1538章 人心、贸易和战争〗地址https://m.zuimeng.net/0/934/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