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莫要多事勤思考(1/2)

能够作为主角,只要作者不是小学生,必然不会让其智商太低拉低平均读者审美,林晓幽这个女配表现出的古怪不止一处,作为主角苏岩自然注意到了。网

直接表现为接下来几天苏岩总是有意无意跑杜家,美其名曰取证调查,可他钉子似的眼睛让林晓幽知道,他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他在乎的她可给不起。

给不起躲地起,自第一日用肚子疼糊弄过去之后,但凡苏岩出现时间她都是借故去看望刘氏,刘氏虽烦心事儿多,比不得男主可怕。

期间还见到了能掌握刘氏生死的吴县太爷家那口子,她是十分想问一问枕头风效果如何的,可惜不好开口。

旁敲侧击也好。

“夫人散步那。”

“夫人这件衣裳真好看。”

“夫人好早。”嘴甜总是有好处的,县太爷家那口子对林晓幽感觉不错,话说常见三分亲,次数多了,这姐儿又会做人,鸡子什么断不了,吴夫人也另眼相看了。

如此这般过了几日她说:“三姐儿真是个孝义的,走,我带你去见见我家太爷。”

林晓幽觉得有转机了。

随那妇人进了衙门,吴县太爷在饭堂吃早餐,吴太爷这人并非是个美食家,也不甚健谈,饭菜十分简单,林晓幽看了一下,两个煮熟的白鸡子,一碗清粥,一碟腌制的小黄瓜。

仅仅这些。

吴太爷是个清官?

林晓幽眉头一皱,与大多数人不同,林晓幽认为,一个清廉的昏官远比一个贪财的能人来的危害巨大,因为毫无建树,不功不过,一潭死水。

就在她观察吴太爷时候,吴太爷也在观察她。

事实上吴太爷并非林晓幽所想的平庸中年人,他曾是个勇敢的冒险家,年轻时候曾经贩过私盐,倒卖文物,还镇压过叛军,最后成为偏禹一方的小县官,也是自己选择。

也许是为了防备随时可能的危险,对于物质吴太爷很淡漠,粗茶淡饭,如此足矣。

许是到了知天命年纪,他这些年越随和了。

“民女拜见老爷。”林晓幽想了想还是行了大礼,这虽不在公堂,但礼仪切不能省了,“家母的事儿……”此案一直拖着,她觉得有必要提一提。

“明日开堂审理刘氏杀害苏氏一案,你就替你娘做讼吧。”吴县太爷吃完早饭喝茶,顺带着因为自家婆子这几日把这孩子夸地一朵花儿般,他就给个机会。

林晓幽一愣,念头转开了。

她也算是念了十几年书,搁着古代就是个读书破万卷的女进士,晓得自古官大民小、官爷民子,她家乡老人家有句口头禅∶「生不入官门,死不入地狱」,未见官已先打三十大板,若非有秀才功名在身,青天老公祖在上,草头民弱都要跪得个七晕化。

那么,在这篇文中,作者大叉对于这个形象的设定是如何呢?

(似乎并没有写到啊,大叉大大是个架空爱好者呢,这难道是属于隐藏剧情啊喂?)

读者很纠结。

林晓幽额头冒起了冷汗,吴太爷此番说话实在叫她一时间摸不清头脑。

“民女不识字,民女爹死的早,娘一人……”她当机立断突然跪下。“家中一贫如洗,哪里有多余银钱去买书看。”

说着双目含泪,委实可怜。

那县太爷夫人倒是个心软的,见杜家三姐触景生情心中也不忍,道:“太爷真是,一番好意却办了坏事儿,叫三姐儿想起往事心里平白难受,我瞧着也难受,快些起了,地上硬。”

说完扶了林晓幽起身。

林晓幽这才抹了眼泪,软声道:“四姐一人在家病着,我要赶紧回去煮饭了。”

不管如何,坚持自己的种田路才是正道,莫要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亲要守身如玉】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章 莫要多事勤思考〗地址https://m.zuimeng.net/10/10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