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 初面印象(1/3)

欧洲电影和美国电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赚钱,不赚钱?艺术,不艺术?底蕴,真正的区别在于底蕴,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思想沉淀的底蕴。

比如说,法国电影里的台词或多或少都带着哲学的风范;比如说,意大利电影的镜头运作始终扎根于现实主义的风格;再比如说,德国电影对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的敏/感和敏锐可以渗透到不同类型的电影之中。即使是纯粹娱乐至上的爆米花电影也不例外,台词的撰写、角色的设定以及故事的走向,这些框架结构之上,或多或少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底蕴。

欧洲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和动荡,这些思想层面的变化,深入骨髓,旗帜鲜明地将他们的艺术创作与美国区分了开来。这些所谓的“底蕴”,在美国流水线式的电影之中乏善可陈。

所以,欧洲电影总是排斥好莱坞出品,即使是戛纳电影节出于商业考量,俨然成为了好莱坞位于欧洲的前哨站,但戛纳的影评人们对好莱坞也总是苛刻而挑剔的。美国电影人想要在欧洲站稳脚跟,乃至收获认可,需要付出无数努力。

安迪-罗杰斯提前抵达柏林,就是出于如此考量。对于艺术电影出身的演员们来说,欧洲市场的肯定和支持,这是无比重要的;继而成为艺术演员们回归好莱坞之后,更上一层楼的重要筹码,开启事业的新篇章。

最典型的就是西恩-潘。这位坏小子演员,虽然是在好莱坞起步的,但美国电影圈却对他一直不太感冒,反而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友善地打开了大门,在十年时间里,勇夺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影帝,完成大满贯之后,他才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先后两次登顶奥斯卡影帝。

现在,蓝礼却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成功赢得了欧洲记者们的好感,至少是积极正面的初印象,这着实太过难得,也太过意外。接下来就看“超脱”这部电影的了。

“蓝礼,请问一下,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到中国去宣传电影吗?”那名来自中国的记者,趁着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之前,又追问了一句,下意识地,他还是选择了汉语提问。在柏林电影节上,用汉语采访以为好莱坞明星,这种感觉着实奇妙。

蓝礼也同样觉得奇妙,穿越过上一世和这一世,他坐在了舞台上,隐藏在皮囊之下的灵魂依旧是中国人,然后以英语来回答一个汉语的提问。恍惚之间,蓝礼就再次回想起了“克里奥帕特拉”里的那句歌词:

“上帝赐予我的唯一礼物就是一次生命和一次离婚,但是我阅读了剧本,戏服也刚好合适,所以我会饰演好我的角色。”

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是的,我十分乐意。”蓝礼点点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事实上,我一直期待着能够到中国去,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原本以为今年夏天有机会,但可惜错过了,只能等待下一次了。”

不等话音落下,“哗啦啦”,现场的记者们刹那间再次高高举起了右手,采访这位年轻演员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就好像寻找宝藏一般,一点一点地往下挖,总是有惊喜出现。熙熙攘攘地,话题再次围绕着蓝礼热闹展开。

不知不觉中,原计划四十五分钟结束的新闻发布会,持续了一个小时,依旧没有落幕的迹象,机智的回答和热闹的气氛,站在一旁的主持人前后提醒了两次,但记者们的热情还是无法消退。再次看了看手表,主持人无奈地说道,“最后一个提问!这次提问结束之后,新闻发布会就要结束了!”今天接下来还有一系列行程,再耽误下去,后续行程就要挤成一堆了。

在现场一片手臂森林之中,托尼做出了选择,那是一位年轻的女记者,看起来还未满三十岁,她提出了一个笼统的问题,却足以让现场记者们满意,“我是来自’泰晤士报’的斯蒂芬妮。我想请问一下,各位主创人员,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戏骨】最新更新章节〖782 初面印象〗地址https://m.zuimeng.net/101/10145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