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水陆两路伏兵齐出 一(1/2)
随着这个士兵报告常州清兵分水路出动的消息,马上有参谋在作战沙盘上常州方向大路和水道上面插下两面黑色的小旗帜,表示水陆两路清兵同时出动。
其他的参谋闻讯纷纷赶来,围在沙盘上观看出现的新变化。
现在铁血军的总参谋部在老将刘忠杰的率领下,共有六十八个参谋,其中既有饱读兵书的年轻学子,也有多年征战沙场的明军老兵,全部都是经过教导队训练出来的佼佼者,才被选送到总参谋部来。杨光打算打过几仗后,等这些参谋都经受过战火的洗礼,积累一些经验后,便将他们下放倒各团,开始组织团级的参谋部,届时每团配备一个参谋长、四个以上的参谋,形成全军的参谋系统。
此时,参谋们都看着沙盘默不作声,早在昨天,他们在杨光、刘忠杰的带领下,已经过整整一天时间的讨论,根据周围的敌我形势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了五套作战方案,现在就等总司令下定决心采用哪一套应对方案。
刘忠杰盯着沙盘沉默了一阵,抬头对杨光道:“总司令,我建议马上采用第二套作战方案!”
杨光目光扫射了一遍沙盘,再将目光在参谋们脸上转了一圈,看到他们面临初战时紧张而又兴奋的眼神,点头大声说道:“同意采用第二套方案,大家马上分头去行动吧!”
随着杨光一声令下,众人轰地一声散开,跑向自己所在的岗位,按预定的第二套方案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由总司令部这中枢大脑开始,铁血军这个战争机器第一次隆隆地开动起来了,像一个巨大的怪兽一样向敌人碾压过去。
下午时分,太阳已经西斜,常州城门冲出的一队千余人的清兵,急急向江阴的方向奔去。
军官们都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头,清兵队伍中,一些清兵边走边低声骂骂咧咧的,他们都是投降的前明军士兵,投降满清后,没捞到什么好处,坏事却轮到一大堆,这么大热天的,好不容易才睡着了一个懒觉,却被上官叫了起来,说要去江阴,听说前锋三百人吃了个败仗,要他们前去救援。如果是去打一打些乱民就罢了,这也许还能冲进民宅中抢一些财物,甚至还可以抢几个年轻的美貌女子……,但去救那些打了败仗的废物,还能有什么好处可捞的?因此,很多清兵满脸不高兴的,磨磨蹭蹭地走着。
与陆路相比,那水路的清兵也好不了到哪里去,陆路都已出发走出十几里路了,五百多清兵,三十多大小船只,才慢腾腾地离开码头,向江阴方向进发。
常州清兵这些情况,立即被埋伏在常州附近的铁血军耳目所侦知,并用一种简单的旗语以接力的方式传送出去。
这种旗语是杨光根据后世的旗语所创造,非常简陋原始,但却能传送一些敌人主要的情报,如敌人的前进方向、大致人数等最重要的信息,使后方指挥者位于几十上百里外在很短时间便能洞悉敌人的动向,很方便地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此时,和尚桓智正率他的第三团,埋伏在常州城外不到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初见清兵冲出城门,桓智吃了一惊,还以为常州的清兵是发现了他第三团一千几百名士兵。
“告诉大家,不要惊慌乱动,清兵是走大路的,很显然是向江阴而去的,不是发现了我们。”总参谋部的参谋顾全,被杨光派来协助桓智带领第三团,作为多年征战的老将,他看看清军开出城门后行进的队形,便一眼看出了清兵的目标是江阴,立即要身边的卫兵通知各营连,不要因按捺不住而自行暴露了自己。
果然,那清兵真的掠过第三团的埋伏阵地,没有怀疑有伏兵在此,没有派出搜索搜掠第三团的埋伏位置,直向江阴而去。
“这可怎么办?”桓智有点着急地问顾全。
顾全挪了一下麻木的右腿,他是因这条腿受伤痊愈后变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绝地狂飙】最新更新章节〖第69章 水陆两路伏兵齐出 一〗地址https://m.zuimeng.net/110/1105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