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皇子 海郑国(1/3)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为了防止日后身份暴露,被朱棣及他的子嗣追杀,又因郑和莫大的功绩,朱允炆便改“朱”姓为“郑”,自称为“郑王”。[书库][].[4][].[]岛国四面沿海,是真正的海国,故其名曰——海郑国!“郑”便成了这里的国姓,并一直延续至今。且沿袭了明前时期的大部分规章制度和人民俗。

从1405到14年,将近三十年间,每次出海郑和都会私下命心腹将大量奴隶婢女和金银珍宝、牲畜、麦种送到朱允所在的岛屿上。而在朱允的统领下,因地制宜,岛国逐渐繁华,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富庶,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了现在的几十万人。

后来,朱棣登基称帝,为了巩固这“抢”来的政权,也为了堵住百姓的悠悠之口,他广施仁政,其中就有一条是“开拓海路”。郑和自身本有大智略,又知兵习战,朱棣一直对他很是器重,于是“开拓海路”的重任就交到了郑和,并御书“郑”字赐他“郑”姓,以纪念战功。后来便有了人类历史上闻名中外的“郑和下西洋”,为何偏偏选“西”面海路,可想而知了。只有朱棣做梦也想不到,郑和会背着自己鱼目混珠,暗度陈仓,就走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

最初的海郑国只有繁密的密林,可是经过多年的改建,已初具城市规模,对于重生的朱允来已是天堂。而郑和,为了不引起朱棣的怀疑,道别后回到了朱棣身边。

而那日,郑和趁乱摸进遂阖宫,带着朱允从早已挖掘好的密道逃了出去,走前放了这把火,将那名形似朱允的替身以及殿内所有档案献起居注全部烧毁。由于事先有所准备,殿内各处都被泼洒了油,星星之火便足以尽一切。而密道则是直通宫墙外,趁夜乘船将朱允送到了这里。

后来在一堆废墟中见到了一具类似朱允的尸身,只可惜面目早已焦黑难辨。他假惺惺地传御医救治,还捶胸顿足地哭喊道“果然,若是痴呆耶!”

朱允炆继位不久后,朱棣果真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势要篡夺帝位。就在朱棣攻下皇城直逼朱允所在宫殿遂阖宫时,只见遂阖宫早已被大火侵蚀,遂令众人迅速救火,扬言“生人要见人死要见其尸!”

而郑和接到密令,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在西方海域寻觅,终于找到了这处“秘岛”,也就是现在的海郑国!这里四面临海,且四周的海域暗礁阻道,漩涡之密,足以让不熟悉这块海域的人迷失方向,而且岛上的物产也极为丰富,是浑然天成的一块福地,日后完全可以在这里建国安家,休养生息。

朱元璋驾崩当晚,他将自己的计划全盘告诉了朱允,朱允大惊,对于一向宽厚心地善良的他来,怎么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四叔日后会为了皇位杀害自己。可是黄爷爷这么嘱咐的,他又不敢不信,于是点头应允了,并暗中见到了郑和。

原则上,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表面上,朱标早夭,朱元璋只能立嫡长子次孙朱允炆为帝位继承人。于是在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而背地里,他早令马三保(日后改名郑和)在朱棣的府中当值,取得他的信任为日后朱允的“西逃”作准备。而这一切动作只有当时朱元璋的少数心腹知道。

朱棣为人狠绝,一直不服太子与削藩一策,太子一死,势必会夺取帝位!朱元璋何等精明,又岂会不知?思量再三,终究是舍不得自己的孙子允遭此劫难,于是开始暗中命人物色布置。

刘伯温当时所的“煞星”,就是后来发动靖难之役谋朝篡位的四子,燕王朱棣。

刘伯温听言,掐指一算,点头道“允炆殿下奇骨贯顶确有帝王之相,可受煞星相克,终不得善终,如想保得一命,需行至西方可避开此劫。子孙福祸,此乃天运,不可太过逆行,还请陛下自行权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终于爱上你】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三皇子 海郑国〗地址https://m.zuimeng.net/113/113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