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节
2011-02-1410:41:31
快点拿出来吧,要不就来不及了。
已经来不及了。
所谓战机,往往都是一瞬之间的事,比如 现场指挥平型关伏击战,就是在两股日军未会合之前打的,如果等对方合兵一处,肯定还要难打的多,指挥官高明不高明,说到底就是一个对时机的把握问题。
老阎指挥作战,从头到尾,都是追在人家屁股后面,而且总是慢那么一拍。
股市低迷时,不敢投钱,指望市情上涨以后再投,等到曲线终于往上走了,才抖抖索索地把钱投进去,没料想,投进之时,正是股市下跌之日。
老阎这个人,居家理财做稳当生意绝对是把好手,却不适合于到股市去搞投资,因为后者是要有点“活着干,死了算”的气魄的。
某种程度上,战场跟股市一样,没有起码的冒险精神和敏锐感觉,哪里能玩得转。
早上几天,团城口之战刚刚打起来,要是把第一支预备队如期派上去,不光团城口能守住,还能出击。
哪怕早上一天,出击仍有希望。
到第六次更改时间的这一天,其实派第一支预备队已没什么用了,因为高桂滋瘫倒在地,预备队本身又不是什么强力部队,负负加一起得不了正,即便后者没有钻山沟,团城口也很难守住,更不用说出击了。
此时就该派陈长捷上。
老阎想到陈长捷,却是平型关伏击战结束以后的事,时机又过了。
板垣已将其主力三浦旅团陆续调到平型关,现在才派陈长捷,人太少了,并不足以对板垣师团形成绝对优势。
其实,人还是有的,而且很多,但都停留在雁北一线。
雁北那里本来是用不着这么多人的,因其北面有两座山,一座雁门山,一座恒山,均可作北面屏障,若凭险据守,可节约大量守备兵力。
负责防守雁北的指挥官,是晋军大将王靖国(保定5期),这位老兄跟李服膺一样,同属于菜鸟级战将,手下的兵再多都觉得太少,而东条为配合板垣师团行动,也时不时地做出佯攻动作。
他只需拿巴掌在空中虚晃了那么几下,就把这位王兄给吓住了,顿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个劲地对老阎吹风,说是蒙疆兵团极可能大举而入,因此最好一个兵都不要调出去。
老阎听了这番话,虽然明知平型关已成主战场,却还仍旧置重兵于雁北,整整三个军的兵力,全都扎堆挤在那里动都不动。
甚至傅作义的绥军,那样一支生力军,千里迢迢,长途跋涉从绥远赶来,竟然也被老阎控于雁门关后,说是要用于雁北战场的策应。
这么多这么好的部队,不去决战平型关,却一窝蜂守在自己家门口,真不知道老阎是怎么领会作战之道的。
这时候的陈长捷(保定7期),经过南口战役的反复厮杀,所剩之兵仅能编成三团一营,再凑上两个新兵团,才勉强成一师规模,而最能打的仍然是原来那三个团。
继战死南口的张树桢后,陈长捷手下又冒出一位猛人,也是团长,名叫程继贤,由于他的出现,阎锡山决战平型关的战略意图曾差一点成功!
陈长捷似乎是一个天生为打仗而生的人,可以说是晋军将领中硕果仅存的异类,他的部下也往往与之类似。
(1028)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最新更新章节〖第1053节〗地址https://m.zuimeng.net/115/115561/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