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节

2011-08-1808:45:39

和知从前也是个“地方上的强硬派”,后来以联队长的身份参加淞沪会战并吃足苦头,早就没了那种找机会都要跟你干上一架的劲头,变成了一个“稳健派”。

听了萧振瀛的话,他连连点头,可当着萧振瀛的面,他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日本朝野各方,愿意作出较大让步的没有几个,主张硬干到底的人倒是不少。

和知决定回东京向军部进行汇报。他虽料知此行必然会遭遇困难,但还是向萧振瀛表态要尽全部努力,以获通过。

看上去,谈判进展似乎还比较顺利。在了解和知的态度后,连蒋介石都认为,这事恐怕还真的能成。

蒋介石开始为和谈成功做准备,关于停战和撤兵的要点都初步确实下来,甚至孔祥熙也在他同意之下,着手起草“和平宣言”和“停战协定”有关草案。

然而,蒋介石原先的顾虑和猜测证明也是对的。不挨上重重一棒,日本人是决不会轻易软下来的。

当和知返回香港时,“恢复七七事变前之状态”没变,却在上面加了七项“谅解”。

这七项“谅解”里面,不仅包括签订“防共军事协定”、在中国国土上驻兵、承认“满洲国”,而且还口口声声地要你进行“政府改组”。

显然,“恢复”是假,“谅解”是真。

和知自己也知道这些要求很过分,所以一个劲跟萧振瀛解释,说我没骗你,上次的确可以“恢复”来着,不过当时只有参谋本部的多田骏次长同意,这一次的“恢复”加“谅解”,则是得到了近卫内阁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

之后,他又说双方仍能就“谅解”进行协商,甚至他还将为此通知武汉前线的日军,不袭击夜间飞机,以便谈判代表可以在香港和汉口之间自由往来。

任你怎么瞎叨叨,说出花来,萧振瀛的回复也只有一句:“超出前谈范围,不能答复。”

性质变了,你再怎么分辨都是徒劳。

日本人出尔反尔,让蒋介石的心理陷入矛盾之中。条件当然还可以再谈,关键是一旦答应了“和”,则覆水难收。

他对日方的真实用意再次产生了怀疑:板垣辈所谓的“求和”,说不准还是一个阴招吧?

蒋介石的怀疑随即得到印证,第21军从广东大亚湾登陆了。

再也不能相信日本人的那些“诚意”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只有持久抗战,使之不能撤兵,才是唯一上计。

蒋介石在摸到对方底牌之后,立刻下定决心,将香港谈判一刀斩断,日本军部策动的“萧振瀛工作”随之寿终正寝。

这条线一断,板垣只好再去检查别的鱼钩。

外相宇垣在未下台之前,曾专门花力气主攻过孔祥熙,当时称之为“宇垣工作”。现在得捞上来看看鱼儿有没有上钩了。

时任行政院长的孔祥熙虽然不是“低调俱乐部”成员,但他代表着重庆临时政府的另一股主和潮流。尤其在武汉失守后,面临的一大堆困境差点没把“孔方兄”给逼死。

武汉广州都没了,海岸线全被封锁,争取国际援助已有如画饼充饥,实在看不出有多大可能性,而国内财政又极度困难,都快要到揭不开锅的程度了。

(1336)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最新更新章节〖第1358节〗地址https://m.zuimeng.net/115/115561/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