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zuimeng.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zuimeng.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889节(1/2)_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_新笔趣阁

第889节(1/2)

2010-11-0107:22:17

8点。

南苑军营上空出现了9架日军轰炸机。

炸弹开始如雨一样地狂泻。

营房四围的那些围墙,其实用来步战都显不合格,因为死角太多,往往难以打到鬼子身上,发挥不了步机枪的最大威力。

不过那毕竟还能勉为其难,帮你挡挡子弹,现在好了,飞机炸弹直接从头顶扔下来,让你躲都没办法躲。

战前,老蒋和何应钦主张在平津周边修建国防工事,确实是有远见的。无奈宋哲元和他的师长们都没当一回事,自己把经费就私下分分掉了,这时候,就轮到他们为此还债了。

守军当然死伤惨重,更糟糕的是,通讯设备被全部毁掉了,指挥部与各部队的联系因此中断。

如果你看过当年古北口大溃退的全过程,就知道,这对中 队而言往往是致命的,大脑和四肢分离了。

同样的事要是发生在日军身上,危害可能不致如此之大,因为他们的官兵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你就把他的队伍打散了,单个鬼子兵趴在地上照样还能打得有模有样。

训练水平的高低,往往在关键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军士教育团教育长张寿龄情急之下,抱起一挺高射机枪,对着天空就射,但仍无法完全阻止日机的肆虐。

29军军营已经乱成一团。

川岸在把南苑守军的整体部署打乱之后,马上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军士教育团防守的阵地。

好了,地雷由一木大队趟过了,飞机也把学兵们炸翻了一大片,此时正是突破的最好时机。

日军蜂拥着冲了过来。

已经近得不能再近了,勇士们挺身而出,开始与鬼子兵肉搏厮杀。

相对于剌杀技术娴熟的日军,这一举动无异于以卵击石,但他们就这样做了。

很多人在被剌中后,浑身都是血,索性扔下枪,抱起敌人就打,就咬,只要一息尚存,也求与其同归于尽。

更多的人学聪明了,剌刀不是拼不过你吗,那我就继续射,近距离不用瞄准,几发子弹过去没准也能钻一个窟窿眼。

哪怕是十个换一个,也要堵住缺口。

南苑这个地方,我去过,而且时间不久。

虽然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当站在齐腰高的茅草丛中时,耳朵边竟然还能清晰地听到队伍喊操的声音。

我想,这不是幻觉,当地变成了飞机场,也可能是机场职员在训练。

置身当年的战场,似乎那些勇敢的年轻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没有离开过我们。

站远了看,历史亦不过是一瞬之间的事。

六年前的“九一八”,东大营的学兵们撤退时,“军官流涕,士兵痛哭,悲号之声,闻于遐迩”。六年后的“七七事变”,南苑的学兵们没有哭声,只有愤怒的喊杀声。

合二为一,青年们成了同一群人,昨天,他们茫然无所适从,今天,他们已经明白,自己能够为这个民族所付出的,除了眼泪,还有身上的一腔热血。

当然,这也意味着悲情的开始,因为双方的力量毕竟是那么不对称。

到下午3点,小伙子们终于支持不住了,其防守的东南阵地被日军第一个突破。

这时候,南苑最有力的部队是董升堂指挥的步兵团。赵登禹随即派传令兵下达指令,由董升堂负责指挥作战。

按照宋哲元原先的部署,他是把南苑防守的希望都寄托在赵登禹身上的。可是作为长城抗战的英雄、临时总指挥,赵登禹在南苑的表现却显得有些差强人意。

除了身边缺乏得力亲兵外,他当时的状态也出现了很大问题。

(87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最新更新章节〖第889节〗地址https://m.zuimeng.net/115/11556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