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节

2010-11-2208:33:29

胡适你说要“再作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那我就要跟日本进行和平谈判,可是你知道吗,如果没有第三国作保人,连谈判的结果都毫无保障啊。

关于这一点,老蒋深有体会,远有“一二八”,近有“秦松协定”,当时都答应得好好的,条件也满足他了,可是刚刚签好的书面协议,日本想撕毁马上就能撕毁。

老蒋的“苦衷”,不啻也狠狠地将了胡适一军。他既然推崇英美,自然对这些国家都很了解,后者号称“民主国家”,民众态度和自己的选票直接挂钩,他们是绝不会为了救中国而冒任何一点战争风险,从而引发选民群起倒戈甚至攻击的。

现在这种时候,又有谁敢跳出来引火烧身,充当你的“保人”呢。

至此,胡适开始从低调俱乐部中走了出来,在对日态度上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不久,他就接受老蒋的要求,远赴重洋,到美国做抗日宣传去了。

临走时,他诚恳地劝告自己的“低调同志”:和比战难,难百倍!所以,只能一战。

可是我们有打赢的希望吗?

按照老蒋自己在国防会议上的演讲,在中日之战中,假如中国能打赢的话,民族自可复兴,但是倘若战败呢,那就不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可以复兴的,有可能要“万劫不复”了。

后果这么严重,眼看两国的强弱对比又是如此悬殊,谁能打包票你必赢呢。

老蒋彷徨四顾,他要的也不是到处都有的“高调”,而是需听一些真知灼见。

大帐之下,忽有一人出班言道:能赢!

此人就是被称为民国兵学第一人的蒋百里。

在老蒋的诸多文臣武将中,杨永泰是比较纯粹的臣子,而黄郛则是亦臣亦兄,朱培德是亦臣亦友。

和他们比起来,蒋百里和蒋介石的关系则更特殊,却是亦即亦离。

民国年间,在国内军事学领域,论资历、学识和声望,几无人能出蒋百里之右。杨杰、白崇禧虽然也在“军事家”之列,可跟他比,还差得很远。因此之故,不光老蒋,当时军政两界的高层,都对这个军事天才不胜器重和仰慕。

据说冯玉祥练兵时,会给老西北军的部将们发小册子,里面都是一些名将的治军格言,比如里面有岳飞曰,曾国藩曰,胡林翼曰。

这都不稀奇。稀奇的是,中间还有一个“蒋方震曰”。

方震是蒋百里的名字,百里为字,可知此君在民国将帅心目中的地位。

既然是名人,自然就会有名人的做派,可却又要在别人下面做事,怎么摆,往哪里摆都是一门学问。

老蒋授给他的官职很有讲究,叫做“军委会高级顾问”。

地位很高,但又不担当什么实责,没空的时候写写书,有空的时候顾顾问问,很适合蒋百里那种有些学究气的个性。

早在“七七事变”之前,蒋百里出版了一本书,正是此书最终奠定了他的大名。

书名:国防论。

(892)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最新更新章节〖第911节〗地址https://m.zuimeng.net/115/11556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