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益州变动,意归长安(1/2)
收拾了益州高层的不和谐因素,刘氓也开始对治下进行大换血,老迈之人全部退居二线,同时启用了不少年轻文士武士补充,像张松、王累、吴兰、雷铜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氓的雷霆行动使得益州所有望族都人心惶惶,同时也让不少中档家族跻身列入大族之列。刘氓之前统治的地盘均是战乱之地,凉州、并州并无多少大家族,这使得刘氓的政令能很快的传达下去并认真执行。
益州不同,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巴蜀,数百上千年之间不知有多少家族在此扎根,刘氓想要把此地变成自己的一言堂,就必须快刀斩乱麻,在所有大族都没做出准备之时,从他们身上先割出一块肉。
扶持听话的家族,这也是刘氓不得已而为之,要把益州变成自己稳定的大后方,刘氓就需要此地民众的支持。好在有张鲁的效力,‘天师教’的作用在此时显现出来。
通过‘天师教’教众的渲染,让刘氓入主益州成为了天意,既是天意那庶民则不能反对,反对的自然就是叛逆。
通过教众的宣传,再加上商行的耳目打听,刘氓很快就找出了数个不和谐的声音,这些家族本是依附着贾家在益州生存,家族之中几乎没有能人,平时仗着势力不时的欺压民众。
贾家破灭之后,这些家族自然失势,但其族中又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二世祖’,照例我行我素,被刘氓分布在益州的暗哨探听的一清二楚。
有了出头鸟,刘氓自然开心,要知道除去贾龙一族和赵家一族,刘氓真可谓收获颇丰。刘焉与刘氓的治理方式不同,刘焉并不反对这些大族占买土地田粮,只要这些人按时按量缴税便可。
就因为其中的差异,刘氓开始有点抄上瘾了,抄一家那就是数百亩的田地或林地,抄一族的收获就能抵得上益州一郡两三年的收成。刘氓开始想法子去动动这些益州大族。
而这些平时得罪人,现在失势的家族就是刘氓瞄上的出头鸟,集合兵马,秘密分布,刘氓仅仅花了半个月就把巴蜀中吧百分之二十的粮田重新纳入官府,同时上缴回来的粮食刘氓也不吝啬,开仓放粮,救济了不少民众。
事情就这样的发生了,虽然不少大族对刘氓的做法颇有微词,但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刘氓不是一般的太守、刺史,他可是大汉皇族,统帅半个大汉的王爷。
抄家的事情一旦开始,想要结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益州七郡,除去紧靠南蛮的益州、牂牁两地没有遭遇此劫,其余五郡包括治下属国都大大小小发生了数十次军事行动。
之前就说了,刘氓并没有一味的打压这些益州族群,而是采取分化,制约的方式,来统帅这些大族。以前刘氓没来,益州势力基本上小族依附大族生存,但现在不同了,刘氓除去了两个大族与十数个小族之后,又重新推出了数家,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在表面上能与哪些百年大族分庭抗礼。
这其中自然有张任的张家,王累的王家,张松的张家,以及迁居而来的董家。刘氓为几人大开便利,运用手中商行的便利把益州商农的利益强行分与几人的家族,让这几家在短时间内在益州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式族群。
“权儿,明日你代为父送上厚礼,给这位王爷。”益州大族,黄权的老爹无奈叹道:“江州的粮田老夫愿拱手送与官府。”
“权明白。”黄权点头,这也是他这段时间思考的问题,虽然自家生意是不错,而且在益州也算是名门望族,但这位主公王爷可不按常理出牌,找你麻烦连取证都免了,把田地让出就让出吧,眼前利益不值得自己太在意。
同样的事情在各族中都有发生,刘氓的一系列大举动令他们寝食难安,但刘氓又一直对他们不理不睬,这让这些大家族的族长们十分被动。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一部分利益,以保全整个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末大军阀】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二三章 益州变动,意归长安〗地址https://m.zuimeng.net/115/11566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