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三章 邀同游 狂士搅兴(1/3)
已是四月末,离五月没有几天了。周瑜打算待到四月结束,五月再行上路。不过他已提前向黄承彦辞职,黄承彦虽然不愿,却也没法强留,只得允了。
这几日周瑜闲赋在家,已命人开始准备出行事宜。今次前往洛阳。已没有水路可直达,要走陆路。购买车辆、马匹等等都需提前准备,且需几日功夫。这些都自有手下人忙碌。他也不需亲力亲为,这几日他主要是向人辞行,如庞德公、司马徽等,他都有专程去请辞。
那日在诸葛亮府上,他已说过不日将离襄阳,也算是作过辞了。不过他还是设宴邀请了诸葛亮、庞统、徐庶、石韬、孟建几人,向他们正式辞行。宴上,他又热诚邀请几人随他一同出行,游历天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闻之不若见之。亲历亲行,才能知行合一,使学识更加精进。此正是先贤“游学。的思想精髓。行遍万里,广博见闻,亲历躬行,参证精思。一味闷头读书,恐怕要读成了书呆子。只有走出去。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与识见,才能知天地的广博与河山的壮丽多姿周瑜以此劝说几人。
徐庶自然第一个响应,诸葛亮也又自抱歉了番说自己叔父病重。不能轻离远游。石韬与徐庶关系最为要好。见徐庶已应,便也紧跟着答应。庞统与孟建二人稍加考虑了番。也自答应。
徐庶的必然响应与诸葛亮的歉然不应,周瑜都心中早知,并无意外。但见除二人外的庞统、石韬、孟建三人全部答应,心中十分高兴。举杯敬了众人一杯,道:“让我奏一曲为贺。也壮我等行色”。便命雨荷去取琴来。
他要壮行色。激励众人,便选了原本周瑜所作的那一曲豪情诣酒的《长河吟》。此曲溶入了原本周瑜的雄心壮志与远大抱负,曲调激昂高扬,豪情奔扬,能让人听得心情滂湃,激起心中豪情。正合所用。
琴声响。先微渺,后高昂,然后越来越高昂,更连绵不绝。如长江大河。滚滚奔流,无可阻止。水茫茫,浪活治。滚滚歌去英雄志,欲为沧海怀天下。
忽然间“咚。的一声鼓响。又有人打鼓相和。周瑜与徐庶对望一眼。不用去想。便知定然又是他们那个不算恶邻也算不得好邻的邻居称衡。
周瑜微微皱了下眉头,也不去理会,继续弹奏。弥衡并不捣乱,便如那夜和奏的第一遍般,只是专心配合相奏。
也是第一遍初闻,他还把不住曲调,只能附和伴奏。
这一曲《长河吟》激昂澎湃,比起那曲《笑傲江湖》来,更适合鼓声的和奏相伴。加入鼓声打点,使这曲《长河吟》更加的激昂豪迈。有种天地绝响的味道。众人都听得如痴如醉,胸中豪情振奋,忍不住长歌而和。
一曲罢,众人心情都还是激荡难平。有前车之鉴,周瑜自也不会再弹第二遍,给弥衡以机会来捣乱。
诸葛亮道:“此曲激昂豪迈,何止可壮行色,更能壮志向,不知曲为何名?又是何人所作?”
周瑜道:“此乃我观大江东流所作之《长河吟》。”
此时的长江尚未有“长江。之名,称作“江水”或只称“江。”也有“大江”的称呼。古代江河流水,基本都以“水”名之,比如“汉水襄水。皖水”等等。所谓“江。此时是专指长江,“河。则专指黄河。黄河此时亦尚无“黄河。、之名,也以“河水。称之,或只称“河”与“大河
庞统赞道:“此曲正如其名。果有大江奔流之意!” 众人又各赞词不绝。
忽然“咚”的一声鼓响,那边弥衡等不到周瑜弹第二遍,竟自敲起了鼓来。打的节奏却也还是刚才附和《长河吟》时所奏。
徐庶笑道:“这个狂士”。
众人对弥衡的脾性也皆有了解,也知道那夜弥衡曾参与合奏之事,也皆笑。笑罢却也不多谈弥衡,不久,鼓声渐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江东美周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三章 邀同游 狂士搅兴〗地址https://m.zuimeng.net/116/11696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