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孟世子归京(2/3)
于仇府小廖氏的身世之谜。
如今小廖氏的身世终于出来了,却是如此离奇。有茶楼的说书先生更是将此编成了说书。
虽隐了姓名,将伯府变成了书香门第之家,可京中谁不知说的便是仇府呢。这些流言颇为让仇府在京中更为没脸。
小廖氏已经死了许久,温宥娘对她的下场是什么也猜得出来,无非是挖坟鞭尸,挫骨扬灰。
她更有兴趣的却是逍遥伯夫人,“这般软弱的性子,想来这些年也吃了不少亏了。”哪知孟迅的回答却是让她完全没想到。
“温家娘子这话便错了,伯夫人这些年嫁进逍遥伯府,却是日子过得惬意得很。”孟迅道。
温宥娘挑眉,“当真?”
孟迅道:“当初逍遥伯的祖父,本就是因献了一本祖传的曲谱才被先帝封的伯。只不过得传三代,到这一代逍遥伯过世,就没了。”
先帝好吹箫,逍遥伯的祖父便投其所好,得封伯爵位,这将那些拿着全族的命去拼军功的勋贵们置于何地,让那些十年寒窗苦读方得进如朝廷的的士子们如何想得开。
因此在逍遥伯这个爵位开始封到最后封成,逍遥伯这一支在京中就多受鄙夷,为文武官员所唾弃。
好在逍遥伯也不过一个爵位,没有在朝中任实职,因此在初初一段时日里被人下过两回黑手,被唾过几回面之后,京中也大多都把逍遥伯府给忘了。
第一代逍遥伯子孙缘薄,子嗣出生多夭折,因此最后剩下的仅有第二代逍遥伯。第二代逍遥伯倒是生得有三子一女,最终活下来的却只有一个女儿及现逍遥伯。
但因逍遥伯的爵位来得不怎么好听,因此娶不到京中贵女,第二代逍遥伯夫人才从自己娘家所在的宿州里挑选。
“本来也没看中廖府,但也不知现在的逍遥伯在何处见过伯夫人一面,就死活着要娶了。就那么嫁进逍遥伯府,听说除了早年因小姑子的缘故吃了些委屈,这些年儿孙满堂,得逍遥伯看重得很。”孟迅一边说,一边想到底是傻人有傻福。
京中的勋贵与文臣们看不起逍遥伯,逍遥伯也不跟他们来往,每年只往户部领一回俸禄,便躲在自己府里,跟着自己胆小怕事的老婆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愁前程,不娶妾侍,倒是要比京中大多人家过得要轻松。几十岁的人了,肤白面红,比谁都有精神气。
因此逍遥伯夫人更得自由,不用与京中的勋贵府中女眷应酬,也是个享清福的。
说完小廖氏之事,孟迅却是突然说到孟世子,“世子今日送来了一封信,说是再过十日回京。”
温宥娘听了,就问:“世子到江南城可是为了何事?”
这事儿孟迅却不说了,只笑着道:“待世子回来后,温家娘子不就知晓了。此时尚且不急。”
温家娘子与孟世子之间的‘情谊’,孟迅也是知晓的,不然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跟着温宥娘,听温宥娘调遣。
孟世子的父亲当年捡到他,给他活命,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孟世子于他而言,又是主子又是弟弟。
弟弟喜欢的女子,他来见过了,觉得满意,自然也希望两人能最终走到一起。至于门第之见,对他这种人而言,也没当回事儿。
孟迅不说,温宥娘也不多问,孟世子给她的暗探,要想收服也没那么容易,除非她嫁给孟世子,有了一个不能否认的身份。
不然孟迅下面的人,都不会真心臣服于她,更莫说与她说孟世子身边重要的事情。
两人又喝了一杯茶,孟迅才道:“若温家娘子没事,孟迅也先告退了。”
温宥娘放下茶杯,起身道:“我送孟大哥几步。”
说来温宥娘虽叫孟迅一声孟大哥,然而在规矩上却是主仆有别,半点不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原配嫡女】最新更新章节〖第114章 孟世子归京〗地址https://m.zuimeng.net/12/126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