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321. 催征伐逆(1/3)

第321章 321. 催征伐逆

磋商的焦点,在于监军宦官的权限,李德裕说服两位枢密使,对监军宦官进行约束,让他们不得越权指挥,架空将帅,同时监军使可在军中自行挑选士卒,组成护卫队,但人数不能多于十人,作为交换条件,战事倘若取得胜利,监军使们亦可以随例得到赏赐。

杨钦义因得李德裕推荐出任神策军中尉,心理上还是抱着几分感激的,因此也就同意了李德裕的建议,不过杨钦义和刘行深没料到,监军使失去了干预军事的权力,连枢密使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失去了发言权。

从此后,发往前线的诏令跟密函,都由天子与宰相当面议定,由李德裕亲手执笔,然后飞寄千里之外的将帅。

始终如紧箍咒般缠绕在皇室与朝廷周身的宦权,就这样被李瀍和李德裕的一步步紧逼与削夺,慢慢给架空了。

被架空的,还不止监军使和枢密使的权限,杨钦义就任神策军中尉后,才深深体会到有苦难言的失策,因为没有监军使的掣肘,藩镇将帅稳操兵柄,其实也对阉人手中的左、右神策军形成一种威慑,若是神策军敢有异动,那藩镇的将帅们也是可以随时领兵勤王的,是故每有举动,杨钦义不得不更审慎地评估诸镇将帅的反应,监军失权,而中尉不保神策之军——这一肚子的苦水与后悔,杨钦义也只有自己慢慢咽了。

会昌三年六月十六日,仇士良改任左卫上将军兼内侍监还不到一个月,李瀍又突然下诏,让仇士良以上述职位致仕。

所谓致仕,便是让其告老还乡,这道诏令出来,所有大大小小的宦官们皆感愕然,曾经那么权倾朝野风头一时无两的仇士良居然就这么退出了大唐舞台,被送回广化坊的府邸养老了?

仇士良走的那天,宦官们为其践行,在宫中隆重设宴,随后又将仇士良从宫中一直送到了家里。

仇士良感慨万千,想自己的一生历经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六朝皇帝,从一个不起眼的太子跟班稳步高升,当过外放监军使,任过内外五坊使、直至左神策军中尉、骠骑大将军、观军容使兼统左右军、知内侍省事等职,还被封了楚国公,数十年间迎送六主,拥立二帝,踩倒了曾经的顶头上司俱文珍跟王守澄,并先后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以及无数的大臣小吏,他的一生可谓是一个宦臣能走到的最登峰造极,天下间,大概也没有几人能与他堪比了。

于是,仇士良对那些恭奉他,对他佩服之极的后辈宦官们道:“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则又纳谏,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轻矣。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阇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

兴许是酒喝得多了,又兴许是被后辈宦官们吹捧的飘飘然,仇士良的面授机宜里,有掩饰不住的得意洋洋,在告诫后辈们不能让皇帝有闲工夫,得想尽办法让皇帝耽于玩乐及声色犬马的同时,也是忍不住炫耀帝王们,都不过是他掌股间的玩物,他想怎么控制就怎么控制。

虽然此番言论发表在致仕这一天,稍微显得有些打脸,但那些不知究竟的宦官们,还是听得如获至宝,奉为精要,对仇士良纷纷施礼致敬。

当然,仇士良所谓的令皇帝对自己恩宠不衰,行之有效的秘诀,只说出了一半,另外的一半——牢牢控制军权,以禁军威胁朝廷,向朝廷施压,才是最重要的控制权利的手段,他,又怎会轻易透露?

李瀍在宫中,听得回来的人将仇士良的话,一字不差地转述,脸色顿时阴沉的像是马上就要下雨,他深知,他和仇士良的较量,算是告一段落,然而帝王皇权和宦权的较量,还远远没有结束,或许永远都不会结束,他其实也没有胜,他只不过是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晚唐烟华】最新更新章节〖第321章321. 催征伐逆〗地址https://m.zuimeng.net/121/12123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