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两个爆点(1/2)

鲍恂无奈退下。刘三吾走上前来,行礼说道:“殿下,”允熥忙回礼道:“刘先生。”刘三吾教过允熥,允熥必须尊敬一点。

“这分封天下,乃取乱之道啊。汉有七国之乱,晋有臣顿时高兴起来,虽然没有人当场表现出来。其实对于一般的文官来说,其实不关心几百年以后什么样,那根自己有什么关系?所以穷兵黩武什么的只是因为儒家思想有属于政治正确才不得不反对。就是大明二世而亡了,换个国家不还是当官?死掉的倒霉蛋毕竟是少数。所以群臣主要目的就是抵制分封,一分封文官的地位绝对下降,大一统就是打仗在初代皇帝之后也多半以文御武。

但是他们的反应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朱元璋作为一个从小受到贪官污吏欺压的人,对文官集团天然的有一种不信任,这在中国的皇帝里也是独一份。空印案和郭桓案之所以都牵连甚广,臣下有一点点贪污行为都是死罪,就是因为这种不信任。本来已经有点反对分封的朱元璋在注意到文官们的高兴的情绪之后,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自己手底下的文官的朱元璋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文官们的所思所想,顿时生起气来,但现在也没法泄,只不过他的倾向又偏回去了。

接下来又有人提了提意见,也各有道理,不过都不如这个意见直接有效;亲王这边因为朱元璋一直教导他们团结友爱,所以没人当着文官的面儿提反对意见,支持的意见又反驳不了刘三吾提的问题,所以也就一片沉默。最后吴沉做了总结言,因为对那个**ug允熥实在想不出办法,只能拱手称是。老朱最后还是没有言,就让大家散了。

老朱不公开表意见很正常,大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所以文官们出来脱离老朱的视线后一个个喜形于色,纷纷围在刘三吾周围,各种赞美之语鱼贯而出,就是孔子在世怕也得不到他们如此的称赞。

刘三吾虽然因为当世大儒的涵养面儿上不显,但内心也是极得意的,既得意于自己的聪明,更得意于成功反驳了有可能危及以后儒家地位的观点,儒家还能在大明屹立不倒!

表面上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允熥虽然凭借出人意料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引起了众多武将的欣喜,但被指出了一个**ug后,封国的事没有人说了,仗因为一直在打,也好似跟允熥的观点没什么关系,至于开本土,现在人不多,似乎也不要紧。所以允熥的观点就这样沉寂了。不过老朱心中已有定计。

==============================================

又过了些时日,已经分封的各位王爷66续续回封地了;允炆的身体也养好了,允熥的打卡签到不再是他的困扰了;吕妃也安生呆着,李侧妃仍然按兵不动。

为户部左侍郎,”老朱的下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瞠目结舌,因为他说“今皇孙朱允炆,年已十七(虚岁),朕特派其暂代侍郎之职。”所有人才现今天的真正爆点在这里!但当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到此为止的时候,老朱又道:“皇孙允熥,年已十六(还是虚岁),特派其暂代兵部右侍郎之职。”所有人等到老朱不说话了,才确定,老朱圈定了允炆和允熥为储君候选人,这是要根据二人的表现来最后确定了。

老朱之所以选择户部和兵部让他俩历练,也是仔细考虑过的。户部事多,又不涉及太机密的东西,正好适合允炆;而选兵部历练允熥是因为允熥的母亲是常遇春的女儿,看他会不会做事公正,或有倾向,毕竟,老朱已经下定决心要除掉蓝玉。同时兵部的事也不少,看他处理问题如何。“就看最后的这一次了。”朱元璋想着。

下了朝,所有官员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再一次没有心情工作了,其实很多人在早朝的后半段就如同梦游。并且这回的事比上回还大得多,这可是选储君那!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宗明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12章 两个爆点〗地址https://m.zuimeng.net/132/1328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