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围困秣陵(1/2)

“不仅如此,和信说飞骑军只是小胜周瑜,自身也损失了一千多骑,并且还了周瑜的狼烟,导致战马生病短时间内无法再出战。 ”李元将信之事说给众人听。

众人闻言都感到惊讶不已,周瑜用兵着实厉害,连赵云都在他手吃瘪,虽然飞骑军小胜一阵,但损失也同样不小,只能说打了一个平手。

“不管如何,如今局势对我军有利,孙策重伤,周瑜被赶出徐州,十天之后让仲业攻打秣陵,不必再留手。”李元下令道,“叔至,管亥,周仓,你们三人各自返回驻地,我听说汉瑜已经辞退了琅琊太守之职,志才你认为现在有谁能够担任琅琊太守?”

其实李元原本想让管亥或者周仓担任琅琊太守,毕竟这两人镇守琅琊已久,对琅琊非常熟悉,让他们担任琅琊太守也较为合适,但是这两人目不识丁,对内政一窍不通,所以根本无法胜任,唯有再找一个有才学之士来担任。

“主公,寿春五官掾陈登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乃陈珪之子,为人聪明有担当,在寿春任职已久,让他担任琅琊太守非常合适。”戏志才推荐道。

“和在信说了飞骑军在追击周瑜的时候陈珪帮过不少忙,让陈登继承他爹的位置也不错,那由他担任琅琊太守一职吧。”

李元在八、九年前将陈珪父子分派在不同的地方任职,是担心陈家在徐州势力太大无法有效控制他们,那个时候他攻下徐州不久,根基不稳所以才会这样做,如今陈珪已老,陈家对他的忠诚度已经很高,所以现在已经不用担心陈家会有异心。

不知不觉十天过去了,与周瑜约定的时间已到,为了避免广陵再被偷袭,李元已经派张绣前去广陵帮陈到镇守,原本驻守在九江的华雄也已返回庐江,跟随大军准备渡江。

李元率领大军前往厉阳,等待聘攻打秣陵的消息,然后留下黄叙的兵马镇守庐江,以免被周瑜偷袭,周瑜常常会兵行险着,虽然孙策已经偷袭过庐江,但难保周瑜不会故技重施,所以还是多加防范为妙。

数日后,李元大军抵达厉阳,这一次与一次完全不同,如今江东军被他们重创,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他们,只要聘能够攻下秣陵江东便能够唾手可得。

李元刚抵达厉阳后便得到一个好消息,那是周瑜回到秣陵后忙于收拾残兵,孙策重伤之事让江东军士气大减,所以在江没有布置多少防御,聘没有花费什么力气便成功渡江,不过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消息不是聘成功渡江,而是甘宁的兵马已经杀到秣陵。

甘宁原本奉李元之命从江夏出兵攻打柴桑,他依靠楼船攻打柴桑非常顺利,攻下柴桑之后他又去攻打丹阳郡,说起来也巧,在孙策离开丹阳后他的兵马刚好抵达丹阳,所以两支兵马没有相遇,要是遇到了孙策不可能去偷袭庐江,势必要和甘宁厮杀一番,看来这都是天意。

孙策几乎带走所有的丹阳精兵,所以丹阳没有多少兵力,最终便宜了甘宁,甘宁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丹阳,并且生擒了程普和孙翊。

甘宁从丹阳守军口问出孙策已经去偷袭庐江,甘宁由此可知李元还没有攻下秣陵,所以孙策才有机会偷袭庐江,他原本想急行军追孙策阻止孙策偷袭庐江,但是徐庶拉住了他,并且劝说甘宁等待几天然后再前去攻打秣陵。

原来徐庶知道李元在庐江还有许多兵力,即使孙策去偷袭也一定不会成功,他对李元有十足的信心,所以不担心孙策偷袭。

孙策要渡江必须先去秣陵附近的港口乘船,他们可以趁孙策离开秣陵后突然攻打秣陵,因为此时孙策必定不知道他们连丹阳都拿下了,所以突击秣陵很容易成功,只要秣陵一破江北的兵马能源源不断输送过来,江东再无翻身的机会。

甘宁决定听从徐庶的建议,在丹阳休息数日然后带领大军突袭秣陵。数日后甘宁率领兵马前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群雄逐鹿】最新更新章节〖第361章 围困秣陵〗地址https://m.zuimeng.net/155/15558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