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十(1/2)

崔靖是朝廷的命官,深知越水的事情是天大的忌讳,也只得笑而不语了。

楚云继续说道:“崔大人若助我大仇得报,好处自然是少不了您的。大人为何默然无语呢?”

崔靖作怪道:“我大宋君臣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朝廷要是被你们搞乱了,我这个朝廷命官能有什么好处?公主要恢复楚氏百年基业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楚云说道:“我师父老人家所着眼之处只在于恢复越水六郡,对于岭背之地绝无觊觎。这岭南是岭南,江东是江东,本来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的。大宋朝廷就算少了岭南,不过有损天下公益,对于崔大人的私利又有什么损失呢?”

崔靖虽然还是默然无语,但已经是连连点头,显然是对此深以为然的。

楚云起身绕到了崔靖身后,拍着他的肩膀道:“崔大人您跟我师父合作,至少可以保住崔大人当前的身家性命还有那万贯家财。”

崔靖手间一抖,剩下的半碗茶也打翻在桌子上了。他兀自慌了一阵儿,摇头冷笑道:“保我的身家性命?我现在京城里面活得好好的,公主又何出此言啊?”

楚云说道:“咱们是明人不说暗话,崔大人又何必在我的面前自欺欺人呢?您跟孙全势同水火在京城里面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对老王爷一派的反攻倒算又为您平白无故地拉了多少的深仇大恨?今晚您带兵来搜查鸿山寺,非但巡防营不愿替您出力,连三衙禁军也是无动于衷的,由此看来荣禄还有京城武将集团也对您是有所不满的。孟子有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如今江北孙家、老王爷的余党还有荣禄的武将集团三家合流,您还能有什么好活呢?所以,我才说崔大人就要大祸临头了。”

崔靖听得额头冷汗直冒,但依旧强撑着架子说道:“这……这简直是一派胡言!我们大宋朝廷君臣一体,我和孙大人还有荣大人都是精诚团结,和衷共济的,绝对没有搞什么团团伙伙,朋党之争。公主不要被外面的这些传言所误!”

“啊,原来是这样啊。”楚云点着头又抿了一口茶水,抱着胳臂道:“既然朝廷里面是一团和气,我就无话可说了。”当下,也就不再言语。

气氛一下子冷清下来,崔靖呆了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按捺不住,向楚云拐弯抹角地打探道:“只是不知道龙大侠为何对孙全要除之而后快呢?”

楚云说道:“朝廷二平越水以后,老王爷在太祖皇帝面前失势,越水的事宜都由咱们的茅老相国做主。茅老相国是出了名的主和派,对于越水的义军势力主张以安抚为主,大搞绥靖主义,强调的是越人治越,高度自治,两少一宽,收取民心。我师父他老人家正是借了茅老相国的东风,才得以壮大实力,走出南岭,与越水三十六家渠帅连成一片,坐大势力,进而围攻州郡,声势大振。太祖皇帝龙驭归天以后,老王爷再度上台执政,对于越水乱局采取铁血手腕,差遣梁兴等十万新军入越平乱,使得义军遭到了很大的损失,我师父他老人家只得收敛羽翼,再度蛰伏在深山老林之中。幸而不出一年,老王爷就遭到了你们的排挤,茅老相国再度出山执政,我师父才得以东山再起。可是,现今老相国和老王爷是两败俱伤,孙全入京理政。他跟老王爷一样,都是死硬到底的主战派,他上台执政绝非我们岭南义军之福分。而崔大人您就不一样了,您是老相国的得意门生,是得了老相国绥靖政策真传的,我们岭南的乡亲父老都要举双手欢迎的。”

崔靖摸着下巴颌儿上面的山羊胡儿,嘻嘻笑道:“所以,你们就希望能够让我执掌朝政来为你们义军的政策带来一个戏法一般,天翻地覆的变化?”

楚云点头道:“我师父他老人家正是这个意思。”

“打住,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铁马秋风乱入诗】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九回 十〗地址https://m.zuimeng.net/162/16291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