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过年(1/5)

北方的春节与郢都的很是不同的,郢都由于是帝都过年的气氛反而倒不是那么的传统,像之前熊氏通常是带着孩子们走个两三家亲戚间或是一些官员门生来拜访,大家也通常是以应酬为主的很少有这种传统的方式过年。

不过腊月二十这天,苏妍和小三房的桂林县主与陈方婉一道入族谱,这个仪式也不小,族中有声望者都被请来作个见证。家谱呢?往往也是一个大家族兴旺的象征,家谱越长证明宗族历史自然的源远流长,苏妍就不能看男性的族谱了,由于女子地位低下,只能作某氏配几子,苏妍看陈氏下面就只写了生育几子。

整个仪式显得十分庄重,如果某氏生育孩子有功又给家中老人守过孝,那么这女子是不能被休的。大户人家也不能随意休妻,因为要更改妻子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当然,苏妍被记入族谱之后,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落地了。

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这习俗本只是在北方十分的流行或者说很普遍,不过渐渐的在一些地方也流行起来,例如说之前苏安洗三的时候就会请灶王爷。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苏妍倒是觉得这灶神颇似西游记里面的土地公公,都是掌管一方地界儿的。送灶,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姚老夫人带着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楚朝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之后就是贴春联,剪窗花。

苏妍剪窗花很是拿手,眼中满是跃跃欲试,不过孕妇在孕中是不能动剪子或者是刀子的,胡嬷嬷态度很是强硬,所以苏妍倒也就此作罢,只拿一双眼睛看着最好说话的海子青,海子青看小妻子眼巴巴的望着他,心下想答应又怕不吉利所幸拿了一本书去书房,苏妍气恼的朝着他的背影狠瞪了几眼,惹得胡嬷嬷晴雯麝月偷笑不已,这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胡嬷嬷也不是北方人倒也不是会剪窗花,不像苏妍那个时候是兴趣爱好,找的一个奴婢子亲自学的,胡嬷嬷只得找个家生子来这伺候着,正好让苏妍看着解解馋也好。请的是二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网游之无限玩家】最新更新章节〖74 过年〗地址https://m.zuimeng.net/17/174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