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逼宫(1/2)

第174章 逼宫

耶律修毫无疑问是中了周军的埋伏。? 网? ? 这周军是怎么夺的益津关呢?说起来很简单。大周位于中原,北契丹南马楚,两大敌国时刻觊觎,郭荣不可能没有一点防备。想当年,郭荣远在长安的时候,就能够遥控金陵,让金陵流言四起,给楚国安抚李唐设置了不少障碍。现在他贵国大周皇帝,要弄些边境上敌将的资料,也是自然非常的容易。他早就派人将燕云十六州的汉蛮将领调查清楚了。

大周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悍然北伐。可不是到北国去潇洒走一回,来个灭亡前的大疯狂。恰恰相反,这个计划提出的时间虽然短暂,可算得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能够被执行有一个前提,马楚被削弱,短时间内不可能大举北上,救援契丹,让周国可以集中力量,单独面对契丹。至于刘汉,高平之战后,他已经没有实力了,而蜀国,大周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次北伐,对大周来,最理想的结局就是在燕云一带与契丹决战,并且大胜对手,从此将这个强劲的对手,打为二流国家。面对这样的一个战略目的,对大周来说,他就不能放过任何能够取胜的细节。

契丹确实强悍,可是契丹有这么三大弱点。第一,在燕云一带,汉族、契丹族将领之间不和,甚至对立,不少汉族将领有南归的想法;第二,契丹族善战的皇帝都挂了,善战的将领也挂了个七七化水平比较高,契丹众官员们才渐渐培养了一点官场文化。可惜,这点氛围被脑子不清醒的耶律璟三两句话破坏的干干净净。

你说话直接就直接吧,你还耍赖皮。“强爷胜祖”这种话,历史上都是应该先由皇帝自己说,然后又大臣们反驳,劝皇帝不要好高骛远,然后皇帝才能承认自己不如前面的祖宗们,同时感谢大臣们对自己的规劝。比如,当年汉惠帝看见曹岑只拿薪水不做事,心里就很不满,然后问道:“你丫整天不想想怎么创新,不想想怎么求变,不想想怎么为人民服务,不想想怎么建设封建主义新农村,总该想想大汉经济怎么才能可持续展吧?整天混吃混喝的算什么事儿啊?”结果曹岑说了:“陛下,您觉得我比萧何萧丞相如何啊?”萧何当丞相的时候,曹岑还是靠边站呢,再加上汉惠帝正对曹岑不满呢,就说到:“不如也!”(惠帝还是年轻,上当了)结果,曹岑又问道:“您觉得你比高皇帝如何啊?”惠帝当时就是一愣,想了一会儿,不得不说:“朕不如也!”(可能当年刘邦把惠帝从车上扔下去几次,吓得惠帝从此有了惧父的心理阴影)曹岑微微一笑:“我不如萧何,陛下不如高皇帝。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改变当年那两位聪明人制定下来的政策呢?”然后,惠帝幡然醒悟。

这就是一副极为和睦极经典的君臣关系。可是,耶律璟自己说了,我不如我老爹,我老爹都管不了中原,我还能管得了?这话把大臣噎的够呛。想说你比你老爹强吧,这违背良心的话,谁也说不出口。

可大臣们也不是傻子啊。高莫翰一见皇帝耍不要脸了,顿时气得脸色苍白,胡子乱颤,也不劝谏耶律璟了,捶胸嗷嗷大哭道:“圣嗣皇帝,您在天有灵,睁开眼睛看看吧。当年您身先士卒、血染征跑,历经两年时间才攻下的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要丢了,您带着契丹子弟和**浴血奋战,才换来的燕云十六州也要丢了。圣嗣皇帝,您在天有灵,可要保佑我契丹啊。今日丢关南,明日丢燕云,后日呢?中京、上京是不是尽可丢弃啊?室韦已经反叛了,敌烈部也在蠢蠢欲动,皇上啊,您在不振作,您对得起太祖太宗世宗皇帝吗?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契丹男儿吗?”

高莫翰倚老卖老的这么一哭,耶律璟傻眼了。他很快想起当年他老爹在世时的峥嵘岁月,想起当年燕王述扎作乱,杀死了他的堂兄世宗皇帝,是高莫翰带兵平叛,并且亲自上南山保护自己登基称帝。这老东西要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五代逆天】最新更新章节〖第174章 逼宫〗地址https://m.zuimeng.net/170/17032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