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孙和斗(1/2)
正纳闷的时候,就看到那客船的踏板又是放了下来,三名儒生打扮的人从踏板上走了下来,三个人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前面两个人满是愤怒和惶恐的神色,倒是身后的那位一脸沉稳。[道:
“送鸡蛋不算什么,这送下蛋的母鸡才是长久的东西,这几位可有咱们大明造炮的大行家啊!“
一听这个,李孟顿时产生了兴趣,那郑家头目看着李孟脸上表情的变化,心中大喜,心想这次可算是押对了,对方果然是对这个极为的感兴趣,连忙的开口解释说道:
“大人可知道前几年因为登州之乱被处死的登莱巡抚孙元化吗?”
这人李孟自然是知道,点点头,那郑家的头目又是说道:
“孙元化乃是大明造炮一等一的大行家,他虽然被处死,可留下的三个儿子,却有人把这本领学了下来,我们自作主张,就给大人请过来了,下月还有几十名在澳门铸炮的工匠也被请来,希望能给大人帮上些忙。”
李孟听到这些,稍微一琢磨,立刻是大喜过望,孙元化的《西法神机》。自己也是读过,可里面太多的专业名词和古代的度量衡术语,下面的工匠根本不识字,即便是找秀才来讲述也是稀里糊涂,想着照猫画虎铸炮根本不成。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是说眼前这个局面了,好家伙,郑家不光是把理论指导送上门来,下个月还有工匠上门,造炮一件事情,突然时变得轻而易举了,最起码在李孟的想法中已然是简单的很了。
当然,看着郑家家兵拿着刀剑吆喝地模样。还有这些人脸色憔悴的状态,方才郑家头目口中所说的那个“请”字,到底有几份真心,实在是值得商榷,不过,李孟那会在意这种小事。
他也不掩饰心中的高兴,脸上全是笑意。稍微沉吟,开口对郑家头目说道:
“即墨和灵山之间多有良港岛屿,贵方做的是海上的买卖,船只停靠也需要地方,就在这之间选一处所在修建港口吧,郑家是海上地行家,你们选定,本官担保绝不出问题。”
郑家一直想的就是在北方有个安全受到保护的港口,可大明历代几次禁海,而且还有中后期的倭寇之乱。对于新建港口之事,北方一直是很难被官府所允许,天津卫和山东之间有条运送粮食兵器的海上漕运线,不过在孔有德从登州出海逃亡之后,这条线也是停了下来。
现下李孟所承诺的,肯定也不会被官府所允许,不过在这个莱州府的地面上,李孟既然说话,那就是王法了。
听到李孟的话,那位郑家地头目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话的声音很大。那名郑家的头目回来却正好是听到,很是不服气的接口说道:
“女真鞑子的老奴酋,可就是被这炮炸死了,哪还不厉害。”
“炸死了又如何,那鞑子前几年怎么横行京畿之地。这炮这般厉害。为何不用来轰死李自成和张献忠这种大寇!”
这名生冷冷的反问,却让郑家头目无言以对。只能是干笑着又去忙碌,李孟心中却愈的欢畅,抱着尝试的态度继续问道:
“先生能否教我,步战队伍应该用什么炮?”
“若是西洋人铸就,四百斤,五百斤就可,若是大明地工匠,怕就要七八百斤了。”
李孟在心中连忙记下,那位生身上虽然潦草,可谈论这几句之后,全没有什么颓唐的神色,满面神采奕奕,李孟也不上前,只是站在原地,抱拳做了个全礼,口中庄重的说道:
“多谢先生的解惑,不知道先生的尊姓大名?还往赐告!”
年轻文人不管多么敦厚本份,看了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故事之后也是热血沸腾,心中想何时遇一明主,能以如此国士之礼待我,周扬周举人那等是如此,这名孙元化的公子也自然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顺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六章 孙和斗〗地址https://m.zuimeng.net/172/17221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