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玲珑骰子安红豆 一三八:嘉日(1/3)

惠帝五年春三月

雁门都尉张偕抖去一身的尘,骑马度过横桥,从肃杀北地回到锦绣繁华的安。

“呼,终于回来了。”远远的望见安城楼,十六岁的小书童几乎泣下,嘟囔道,“公子真奇怪,不好好待在安,却偏要一个人跑到边地去。”

张偕在马上听了,微微笑了一笑,并不解释,只是道,“好了,马上就到家了,还不快些走吧。”

高大雄壮的横城门,渐渐出现在他们面前。

“呀,”瑞泽讶然叹道,“不过两年,这安城好像已经变了好多。”站在横城门之前,他们几乎像是外来的陌生客人。

“嗯。”张偕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凝望着淡淡应了一声。

惠帝三年,他离开安赴北地之时,安城不过才筑起了一半城墙。两年后,他回到安,环绕安一周的城墙庄严而厚实,已经全部修建完毕,静默着拱卫着大汉的京都。

安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四方各有其三。横城门便是从北方进入安最重要的门户。高十余丈,门基以方石所筑,上以桐木作城门楼。四阿顶城门楼下,筑有三个门道,中间的门道因仅供皇帝御驾出行,平日紧闭。另开左右两个门道,左出右入,次序俨然他骑马入城,却被守护城门的城门士兵执戟拦住,“这位大人,”穿着札甲的士兵抬起头来,仰首有礼但不亢不卑的道,“你从北方而来,如要入城。请出示入关书。”年轻的士兵面上有着青春而勇武的神情,虽然地位卑微,但是并不因此显得畏惧。身上似乎有一种蓬勃向上地精神力量。

张偕微笑着转身吩咐道,“瑞泽。”

城门校尉从城楼上走下来,查阅过张偕的入关书。双手捧上奉还,抱拳尊敬道,“原来是张都尉,不要怪我们为难大人。因去年有匈奴人潜入安,劫持了公主之子。不仅陛下太后震怒,咱们普通军士百姓也很面上无光。你说,堂堂大汉的都城。竟然让一群匈奴崽子们出入如无人之地,若是再放上一把火,啧啧,于是今年春天大伙儿群情踊跃,将最后一段安城墙修完。大人在边境为官,不时得抵抗匈奴犯境,着实令人佩服。这便请入城吧。”

张偕微怔。公主之子,那是,宣平侯世子张偃吧。

从前在阿嫣身边。他曾经见过几次那个小小地孩子,的很漂亮,极黏他的姐姐。

阿嫣,她现在可好?

华阳街为安城八街之一,宽敞而严整,有足二十丈宽,中为御用驰道,两旁供行人行走。因街道上行人众多,张偕便下了马。牵着马缰沿着街道左侧行走。行道之上颇见热闹。每一个经过身边地安百姓,面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瑞泽。”张偕回头唤道。

“嗯。少爷?”

“你刚刚不是说,不知道我为什么放着安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边地么?”张偕微笑道。

“安城自然很好。正是因为有边地无数边地将士浴血奋战,他们才能安然无忧的度日。”张偕道,“为了守护这些百姓的笑容,我心甘情愿去边地。”

瑞泽一时哑然。望着悠然走在前面的主子。很多时候他都仰望这个自己的主人,他未必懂得张偕地所思所想,但是这个时候,看着张偕的背影,陡然间觉得崇高。

经过东市的时候,忽听得街边楼上一声呼唤,一人从琼阳食肆中探出头来,张偕仰首去瞧,正与他打了照面,不由大喜,笑唤道,“张辟疆。”懒的走楼梯,竟是直接从食肆中跳了下来,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单手在食肆挑出旗竿之上撑了一把,安然落地。

“哈哈,”樊伉朗声笑道,“刚刚在上头,我还当是认错了人。”大力拍了拍张偕的肩膀,笑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什么时候回来地,怎么都没有通知我们这群兄弟?实在是太不够意思了。”

“这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汉嫣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卷:玲珑骰子安红豆 一三八:嘉日〗地址https://m.zuimeng.net/178/17810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