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1/3)
“连小姐在本子上面确实和一般人不同, 写的若是一部红火了, 以后必定是照着这个门路下逝世气力写的。但是我观连小姐的, 部部都有不同, 新意十足, 实在是有心了。”宋文静是真心实意说这些的。
相比刘盈盈是在长期相处中转变了称呼, 由‘乔琏先生’到‘连小姐’再到‘连翘’, 这位宋文静编辑显然从善如流的多。等到两人坐下,按照社交礼节略微冷暄了几句,开端聊的越来越开放的时候, 对话进进了‘贸易互吹’阶段。
对于还没有熟悉起来的一对合作者,没有比吹捧对方更加安全的了。即便是性格再古怪的人也少有不吃这一套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连翘却摆摆手,更加真心实意:“可别说这样的话...我那些最多就是题材新罢了,然而引人进胜的内里是不变的。仔细想想,就是读的人最爱的那老几样。”
连翘这话确实很实在了,仔细想想确实是那样。装逼打脸、扮猪吃老虎、欲扬先抑、飞黄腾达...都是套路啊!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说起来天底下写的套路也就是那几样,是有限的——即使是无穷的, 但咱们写的人能想到的也是有限的。难不成由于套路有限, 写完了之后就不写了?”连翘没有任何的收敛, 侃侃而谈。
这种文艺情势, 或者说任何一种文艺情势,类型、套路都是有限的。打个比喻来说,人们一开端可以给划分为哀剧、笑剧、正剧, 所有的都囊括进往了,一下就把类型写完了。
写完了三大类型,接下来就是对三大类型进行细分。每一种类型细分之后还可以接着细分,最后细分到越来越难细分的程度。这种细分一开端是很轻易的,作者往往不假思索就能开山立派。由于当时的就是一片没有经过开垦的童贞地,随便就能有所收获。
到后来就难了,再也难以复制曾经‘黄金时代’的光辉——仔细想想,任何需要创造力的行业都有这样一个过程。行业成熟起来之后,吃瓜群众总会感叹说‘今不如昔’,却没有往深里想,时代是很重要的,不同背景做对照实在很没有意义。
连翘说的这些观点在后代也算是须生常谈了,稍微有点认识的人都能知道。但是在此时却是一个很新鲜的说法,所有批评家们都忙着感叹新一代越来越不成器,大有后代说新一代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的调调。
甚至就连作者和读者本身也认可这个观点,他们大多数也是受着‘黄金时代’余晖照射长大的,对那个时代也有自己的悼念。他们偶然也会抓着脑袋自己问自己:你是怎么搞的?就只会重复重复再重复吗?老先辈那种开辟进取的魄力呢?
这种扪心自问并不是个别,而是很多人都这样想。这倒是很像后代网络刚刚开端进进模式化、套路化的时候,不少作者也会自我谴责,也感到全部圈子被钱腐化了,曾经靠着理想支撑的一代已经逝世往了。
但是到后来所有人就会创造,实在没有那很多的无可奈何、时代变迁,只不过事物变更的规律就是这样。在网络之前,很多的领域早就经历过一样的事情——这并不是洗地,行业创新与进步当然还是需要的,只不过创新越来越难也是事实。
宋文静固然很重视乔琏,但是对乔琏很难说有之外的认识,再加上一碰面创造对方是一个少女的事实——这样说或许有一些不客气,可事实就是他多少有些受第一印象影响,鄙弃了连翘。
这种鄙弃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自然而然存在于他这个人的本能中。
但是随着连翘的侃侃而谈,他的鄙弃再也不能冒头了,取而代之的是肃然起敬。
行内优良的作者,宋文静接触的太多了。应当说连翘就算写出了惊为天人的,那也就是一本而已,最多就是感到她不愧自己的才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女文豪】最新更新章节〖第 165 章〗地址https://m.zuimeng.net/179/17995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