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9心事(1/4)
康熙此刻由坐而站,素皑双目灼灼地盯着他,他也同样看着面前这个10余岁的孩子!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与他分析过国家的未来,这样给他呈现出繁华盛世的景象!
所谓海晏河清,锦绣江山,那是臣子们锦上添花之词。可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没有一个人能够告诉他这位励精图治的帝王。
而他此时,甚至为自己感到羞愧,从小便在艰难的环境下长大,8岁丧母,10岁丧父,自幼苦读,与朝臣周旋,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局面,能够大权独揽,乾纲独断。但是,他却没有一个孩子看得深远!
是啊,自己想要做一代明君,想要打开一个盛世局面,又怎能固步自封?且不说周边的国家甚至是遥远的大洋彼岸有没有大清强盛,就只说大清再这样下去,麻痹大意,终有一天会被别人赶上甚至超越!何况如今西洋等国的情况他们并不清楚。但仅仅是沙俄,若真打起来,就已经能够让大清疲于奔命了!
另外,刚才素皑说的时候,他还想到了另一层意思。洋人一直请求他们开放海禁,允许通商,正是因为他们看上了大清的繁华。而若是朝廷一直不许,这些洋人会不会狗急跳墙,群起而攻之?他只想到了洋人眼红自己的繁华局面,想要来捞一杯羹,却没有想到,要是捞不着,这些人会怎么样!?他到现在尚不知这些国家,例如英吉利,法兰西,尼德兰等等的具体位置和情况,而他们就能不远万里跑来骚扰大清边境!
一想到这层,他冷汗都出来了。素皑说的对,或许这些国家现在还不如他们,但是几十年上百年后呢?会变成什么局面?小小一个台湾,大部分清人都不甚在意,想到那地方地处偏远,丢了就丢了,但他硬是花了大把的力气收回来,何况是整个大清!?
素皑常常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而大清自诩为泱泱大国,天朝上都,从不把周边小国和西洋等国放在眼里。殊不知,或许有一天,那些长得跟猴子没两样的所谓“绅士”也会成为小贼,而小贼有一天也会成为强盗!
他幼承庭训,自己又发奋努力,早已在心里暗暗发誓,要超越先祖,做一个上马安邦,下马治国,进可平四海,退可守国门的明主,又怎能只着眼于内忧,而不把眼光放在外患上面?仅仅因为怕开民智就让国家失去与外部交流的机会,闭塞视听,真真可笑也!况且素皑说的对,自陈胜吴广开始,老百姓会起义皆因吃穿不继,官逼民反,又怎会因为接受了新鲜物事,眼界更为开阔而反?盛世重现,只会出现更多的有识之士,争先恐后地为国效力!枉自己遍阅古今,却连这个道理都没看明白,真是惭愧之极!
此时素皑看着康熙,见他惊疑不定,神思变幻的表情,知道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说不定,他还有自己更远更深的考虑。看了这么多年,她是不会看错的,面前这个人不仅命硬,心思更硬,他绝不是那种瞻前顾后唯唯诺诺的帝王。她在他面前展示的那一副画卷,必定已经进了他的心。
素皑暗暗舒了一口气,其实她打了一个擦边球。说穿了,忽悠。若是康熙知道后世有一个叫做“君主立宪制”的东西,恐怕就恨不得跑上来掐死她了。
她算了算时间,世界上最早实行这个制度的国家是英国,就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还有几年。但是欧洲大部分国家采用此制度却是在一两个世纪以后。也就是说,等这个制度成熟以及被大部分国家所接纳,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更不要说当它传入遥远的东方古国。
若按照她和胤禩的设想,那时候的中国,民智已开,军事实力强盛,与外部交流也愈加频繁,以中国人的智慧,自然能够选择更加利于国家发展的权力制度。到时候这个国度的走向,一定会是顺应历史与科技的脚步,在那样的洪流中,若有人想要逆流而上只为私心的话,就无异于自取灭亡了。具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熙朝帝姬传】最新更新章节〖正文 39心事〗地址https://m.zuimeng.net/18/182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