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霍小玉(1/5)

玉第八章

写书人总是吝啬笔墨, 史学家更是其中佼佼者。

旧唐书的千余字,新唐书甚至不足千字, 便是李倓波涛壮阔的一生。

史料的匮乏,让后众人只能从这千余字往懂得他, 研究他。

其得出来的成果, 是生不逢时, 是英年早逝,是有太宗之风,是无太宗之狠辣。

他生平所愿,不过是海晏河清,大唐山河永固, 为此慷慨赴逝世, 也无怨无悔。

只是不知,历史中他, 在面对父亲李亨派人送来的一杯鸩酒时, 是否会与诸葛亮那般, 发出一声低喃——

再不能临阵讨贼矣。

悠悠苍天, 曷此其极。

霍小玉每次想起历史中李倓的弱冠之际而亡,不著名的酸楚情绪便涌上心头。

他不该逝世在这个时候的,他的人生才刚刚开端, 他的未来有无数的可能。

少年英武, 怎能尚未施展, 便促折落?

如一闪即逝的流星, 划过天际, 坠进河流。

九天之上昏暗无边,只余人间流淌的水波潋滟着的星河残暴。

她不舍。

是星辰,便彻夜长明,是好汉,便力挽狂澜,踏碎凌霄。

霍小玉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李倓,静静地等着他的答复。

草长莺飞的三月,夜里与白天的温差有些大。

白天的东风是热和的,绿了枝头,化了江水,而夜里的风,是有些凉的,抚动着殿里垂下来的纱幔,银红色变成了胭红,映着宫灯,有一下没一下地挥洒着影子。

珠帘受夜风相邀,似乎也要相约起舞,清脆如玉碎的声音荡开,将殿外守卫们交接班时的盔甲相撞的声音隔尽开来。

时间一寸一寸溜走,宫灯的光影从高变得极低,殿里的熏香越来越淡,只剩下微不可查的牡丹花香,将殿里的气氛熏染得壮丽旖旎。

李倓忽地便笑了,道:“姑娘为我至此,我又怎能辜负姑娘的一番好意?”

花香夜色不醉人,醉人的是美人的摄骨勾魂。

霍小玉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他只要跟她走就行,她的打算很周密,不会出任何问题。

自古以来,开国之初,是君强臣强,平浊世,治万民,立百世基业。

朝代越往后,君主与臣子便越弱,到了末世,各路诸侯纷涌而起,这个朝代也走到了终结。

而大唐,是一个独立于所有朝代之外的国家。

高祖和太宗都是带过兵的,马背上打来的山河。

尤其是太宗,登基时才三十多岁,干翻了无数个要挟中原大地的游牧民族,被人山呼“天可汗”,自太宗之后,再无君主被人奉为天可汗。

太宗天子尚武,言传身教,大唐终其一朝,都不文弱。

从开国之初,到国家灭亡,从来不缺能臣名将。

纵然经历了安史之乱,回纥、吐蕃、南诏趁虚而进,大唐依旧能收复河西、陇右,将四周蛮夷消灭于历史长河。

百年战乱后,大唐的国土依旧远超宋朝壮盛时代的版图。

这个国家,远比后人想象的要壮大。

而一个壮大的国家,是由无数个类似于李倓这样的人组成的,慷慨赴国难,视逝世忽如回。

再多的溢美之词,也难以刻画他们的大唐风骨。

大抵是由于如此,她更想让这些铮铮铁骨的好汉飞行天际,得偿所愿。

霍小玉笑了起来,道:“大王知道便好。”

烛火摇曳,李倓手指苗条,从腰间解下令牌,递在霍小玉眼前,道:“这个东西,送与姑娘。”

令牌下缀着红色璎珞,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当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最新更新章节〖第68章 霍小玉〗地址https://m.zuimeng.net/186/1869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