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宫变(10)(1/3)

到这时我也不想再跟他犟了,即使真的走出了这座皇宫离开了他,我也不可能心无挂念,只会是心口破了一个洞,永远都弥补不了。把头靠在了他的胸口,既是让步也有保持:“你把我不知道的事都告诉我吧,不要再一件一件让我从别人的口中获知。”

这次的局远不是他三言两语这般简略,其中必有我所不知的事。

他闻声我松了口,立即和盘托出,也使我解开了怀疑。

吕妃没有动木叔本来是有原因的,锦衣卫是由朱元璋亲设的,前身叫拱卫司,也叫亲军都尉府,掌管的是天子仪仗和侍卫。这个部分是只受天子所令,其余人都不得驱使,可以逮捕任何人包含皇亲国戚,而木叔的手上有朱元璋亲授的印章,虽不至于能上打昏君,但尽对可以先皇名义裁决天子以外的任何人。

吕妃若敢强动锦衣卫便是与京中军事机构作对,而她在没能把持形势之前,断然不会往啃这块硬骨头。殊不知阿平就是利用这一点,命锦衣卫将吕妃的亲信逐一暗害于夜间。

而朝廷上因阿平的缺席变得政权骚乱,吕氏一族乘乱冒起来,形成一股外戚权势与原朝廷命官反抗。蓝本他是有所安排的,但他没估料到自己会晚了三天醒来,更没算到自己逐日苏醒的时间只有半个时辰左右,也就错失了能与燕七沟通的机会。

是故朝廷一时大乱,直到我找上方孝孺形势才有所扭转。方孝孺凭借自己的权威,号召老臣们都齐心抵制外戚权势,形成两足鼎立之势。

可以说我在外围助了一把力,逼得吕妃如困兽之斗般,一面要与朝廷上的方孝孺那一权势反抗,一面要与锦衣卫等周旋,可谓分身乏术。

而且正如我所料想的,当她派出往的人察觉朱高煦在与方孝孺碰头时蓦然惊觉,朱高煦代表的是燕王的权势,若外围诸王协力勤皇,那即使掌控了朝政也难敌诸王的权势。于是一道撤藩诏书分走四方,下达到各处。在朝中面对那些文臣武官时天子的口谕或许已然失用,但颁发到各地的假诏书却不会为人所疑,且但凡有谁不遵者,以谋逆罪处。

谋逆,这可是天大的一顶帽子扣下来,谁敢不从?

这时吕妃犹然没察觉到身边火已起,还认为后宫早已在她控制中,殊不知阿平已经神智恢复了苏醒,在她懈怠的时候悄然举动,在她还在做梦可一掌朝政成为大明朝权利最高的人时,这个被她利用了一生的“儿子”一步步走到她眼前,撕碎了她的梦。

阿平说,刘清逝世了,在锦衣卫将吕妃一众团团围住,御林军倒戈相向时。

她跪倒在阿平的眼前苦苦哀求,让他绕过吕妃,称过往罪恶都是她的主意,后来见阿平面无表情也不表态,她哀怅而喊了声“皇上,老奴有罪”就一头撞上了殿前石柱上,顿时头破血流。当时场上一片逝世寂,没有人敢吱声,全都目睹着刘清慢慢地咽气,闭上了眼。

吕妃终于瘫软在地,坐在地上眼力呆滞地看着刘清的尸体,这个婢女跟了她几十年,即使她的心思再变转也不可能不对刘清的逝世感怀哀哀。

阿平却只淡淡说了一句:既然清姑认罪了,此事就罢了吧。

吕妃惊奇,却听阿平缓缓而道:太后心慈向佛,即日便往紫菱山上潜修。到这时吕妃才面如逝世灰,明确大势已往,而此后半生将只能在紫菱山上度过。

说得是即日,实在是当天就派人把吕妃送往紫菱山了,并以掩护太后之名派兵严守。

办完这些他开端着手来找我,却不知吕妃早前就已暗令杀手来追杀我们。庆幸的是燕七带人找到我们进住的农户时与那批杀手正面对上,而燕七独自追出来救下朱高煦。

昨夜燕七给他的回复是我们因回避杀手追击,暂逃在外,他已命人全力搜找我们。这处燕七向他撒了个谎,而因后来事有忽然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春风十里有娇兰】最新更新章节〖281.宫变(10)〗地址https://m.zuimeng.net/188/18845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