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1/3)
就在众大臣等得有些心浮气躁,担心弘治天子身材无法支撑时,忽然有司礼监执事太监过来。
司礼监执事太监前来找的是掌印太监萧敬,但此时萧敬正在里面寝殿里面照顾朱祐樘,一时无法出来。
执事太监左右看了看,赶紧过往把刘健请到一旁,在刘健耳边说了一番话,似乎事情重大,但又不能对外泄漏。
刘健早已年老耳背,哪里能听得明确被人咬着耳朵说出的话?刘健左右为难之下,一招手,将谢迁叫到身边来。
司礼监执事太监这才从怀里拿出一份战报,道:“两位阁老,这是延绥巡抚沈大人,从宣府土木堡发出的战报!”
谢迁听到“沈大人”几个字,声音都发抖了,连忙问道:“你……说的是……是谁?”
那执事太监回禀:“却是……延绥巡抚沈溪沈大人!”
这句话的声音固然不大,但周边那些耳朵尖的大臣可都听得明确明确。
以前就算沈溪在朝中混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别人也不怎么在乎这名字,由于在他们看来,沈溪就是个小人得志的范例,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三元及第,又仗着是东宫讲官,在外面做了一点“小事”,就被天子宠信有加。
到后来,天子连朝廷的一些法式都不顾,让沈溪来了个几连跳,到现在已然是朝中正二品大臣,从官阶上来说跟在场这些朝中重臣持平了,但没有一人感到沈溪有跟他们平起平坐的资格。
以前是不屑,但现在听到“沈溪”这个名字,心中居然隐隐都带着一抹激动。
谁都知道这次宣府沦陷有多危急,偏偏朝廷高低只有沈溪一人曾奏报过宣府危急,到现在沈溪不是从宣府发出的信函,而是从土木堡发出的奏折,只有两种解释,要么沈溪现在战败正在撤兵途中,不得已给朝廷发出信号,让朝廷及早戒备。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沈溪压根儿就没往宣府,一直带兵留守土木堡……
谢迁这会儿已经激动得快说不出话来了,刘健想了想,问道:“哪天的上奏?”
执事太监恭敬答道:“回刘少傅的话,刚刚看过,是十天前投递的上奏,沈大人说他被困土木堡内,经过血战后取得小胜,但仍然无法突围往援宣府。沈大人请朝廷派出援军,火速援救宣府和张家口堡,说是这两处正在被鞑靼人围攻。”
“小胜?”
谢迁嘀咕了一句,别的他没听到,唯独沈溪取得对鞑靼人作战成功这件事记住了,他可不管这胜仗有多小,只要沈溪能断定正确宣府碰到鞑靼围攻,还能平安脱险,再有一点小小的战功,那沈溪不但没有毛病,反倒是大明元勋,谢迁感到分外有面子。
谢迁此时在想一件事:“可怜的小君儿,此番终于可以不用当孀妇,沈溪小儿的命可真硬。也是,他预先便断定到宣府城会有危难,知道宣大总督衙门自成系统,自己往了宣府城地位也不会很高,处处受到钳制不说,甚至可能连手中仅有的兵权也丧失,还不如留在别处等朝廷兵马接应!”
等刘健将沈溪的上奏接过手中,看到沈溪在上奏里说全歼了鞑靼骑兵,那种惊愕如何都掩躲不住。
“若这奏报所言非虚,这哪里是什么小胜,简直是一场光辉的大捷!”刘健轻叹了一句。
此时旁边正在等候弘治天子传见的大臣都围拢过来,想看看这份所谓的“小胜”奏报到底有多不可思议,等他们陆续看过之后,终于明确刘健并不是信口开河。
同时,这份奏报为什么会在五军都督府被积存十天之久也就可以懂得了!
在西北那边接连传回喜报的背景下,宣府这边无声无息,忽然弄出个歼灭鞑靼骑兵四千的喜报出来,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估计收到这喜报的五军都督府官员,想的是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状元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地址https://m.zuimeng.net/189/189125/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