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1/2)

离开安庆府,船队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沈溪心中所想,是自己如何往面对江赣、湖广两地的藩王和勋贵。

固然名义上沈溪是这两省的最高军政主座,但实在处所各自为政,他只是起到居中和谐的作用,很多实际权利并不在他手中,两省该怎么运转就怎么运转,大事小情基础不用跟他汇报商量。

而这两省的藩王和勋贵,就似乎超脱官府自上而下系统的存在,这些人没什么实权,社会地位却极高,但在成祖之后,藩王的日子不好过,经常被朝中大臣挟制,尤其是他们的俸禄和粮饷,朝廷一旦有什么事,就可能拖欠。

假如是官员的俸禄,一时间不到位通常只能静静忍耐,而藩王却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勋贵也由于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会公然跟朝廷叫板。

大明跟鞑靼人一战后,处所拖欠藩王、勋贵和官员俸禄的问题必定十分严重,沈溪料想自己抵达武昌府后就要着手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经过三天行船,沈溪抵达长江沿岸重镇九江府治所所在的德化。

九江府位于江赣最北部,赣、南直隶和湖广三省交界,号称“三江之口”与“天下眉目之地”,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鞋山镇鄱湖、双钟胜帝都”、“江湖都会,水陆通津”之称。

九江府治所所在的德化,古称浔阳、柴桑、江州,经济发达,到明朝中叶已经隐隐提升为全国“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著名的“的鱼米之乡”。

沈溪作为两省督抚,抵达九江府治所后,理应上岸视察,但因此时他尚未到武昌府履职,这个行程被他取消。

沈溪不筹备进进德化县城,只想在码头四周的官驿住一晚便持续上路,但处所官员和卫所将领却不知。

打前哨的职员前几天就抵达了九江府,将沈溪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处所官员和将领,老早就筹备好迎接仪式。

沈溪作为对鞑靼之战的尽对元勋,如今在大明各处所官员眼中的地位非常崇高,九江府县两级官府为沈溪筹备好了长席,不但会隆重宴请沈溪,所有追随沈溪到来的侍卫和随从都会盛情招待。

城中士绅齐聚码头,老百姓则在县城北门内外列队等候,筹备给督抚沈大人拂尘洗尘。

沈溪抵达九江府城以北的浔阳江码头时已经邻近傍晚,九江知府张航以及本地官绅数百人已在码头等候多时。

张航如今四十出头,在九江知府任上已满三年,如今正吸收吏部考核,很可能会调到其他处所任职。

见到本省督抚,张航自然无比巴结,亲身安排人手为沈溪刻好歌功颂德的牌匾,此时就等候在码头外面,只等沈溪下得船来,就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大肆欢迎。

沈溪蓝本就没打算进九江府城,更何况如今到了自己的地头,根本就不用顾忌太多……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想进城就进,不想进就不进,谁能把我怎么着?

沈溪下了船,身前身后簇拥的侍卫不少,但码头上迎接的人似乎更多,等九江知府张航走到沈溪眼前,向沈溪恭敬行礼后,沈溪看了一眼码头上人头攒动的景象,问道:“张知府,你这是作何?本官只是上任途中偶经此处,何至于要如此劳师动众?”

张航陪笑道:“沈大人,您乃翰苑之臣,地位尊崇,不知此等穷乡僻壤之地的习俗,每逢大人物到来,阖城百姓必拖家带口出迎。九江子民从未曾见过督抚大人,都等着瞻仰您的风采,向您请安问好!”

张航说着,想往沈溪身前凑,似乎有什么话要单独跟沈溪说。

追随沈溪南下,筹备抵达武昌府后再折道广州府的马九走上前,挡在了前面,禁止张航靠近。

张航见状连忙后退一步,连沈溪身边一个随从都不敢得罪。

沈溪招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状元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地址https://m.zuimeng.net/189/189125/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