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一章 规划好的路(1/2)

刘大夏隔三差五就来访问,为谢迁府上添加了一丝活力。

以前谢迁很少回家,但现在由于他受到刘健、李东阳等人排挤,在朝中负责的事情大幅减少,不用放太多心思在朝事上,终于有空余时间照顾一下家人,尤其是几个未成年的孩子。

家里有妻有妾,再加上谢家蓝本就是大家族,就算京城族人未几,但当官和当差的可不少,这全回功于谢迁内阁大学士那可怕的影响力。

谢家这样的书香门第,出几个举人,不是什么稀罕事。

眼看会试又要来临,谢迁筹备把儿子谢丕造就成为新科进士,最好殿试时能进一榜或者考取庶吉士进进翰林院,如此一来他的事业就有了继续人,先是孙女婿,再就是儿子……不过这次序总让他感到有哪里不对劲。

很快,沈溪祖母李氏亡故的消息传到京城,在谢迁看来,这是足以影响孙女婿前途的大事件。

沈溪的祖母是寡居带儿子、孙子,算是沈家实际上的主事者,之前天子敕封沈溪身边女眷诰命,但只封到周氏和谢韵儿,并未论及李氏,但尽不会因此而抹杀李氏的功劳。如今李氏过世,真要较真儿的话,沈溪就得放下手里的差事返乡守孝,以后能否起复是个未知数。故此,谢迁把刘大夏叫到府中商议。

谢府书房,谢迁脸色凝重,向脸色迷惘的刘大夏道:

“……沈溪小儿这几日内想必也会收到消息,或许会影响他在西南领兵,若因此分心,对剿匪大局不利。再者,如今朝中必定有人试图让沈溪卸职回乡举丧,你看如何是好?”

刘大夏沉思了一会儿,心中有了定计,这才笑着对谢迁道:“于乔现在才想起,我能帮你出策划策?”

谢迁冷笑不已:“你爱说不说,就像谁逼你一样。沈溪回宁化举孝可不是好事,难道你认为有人能接替他在西南领兵?”

刘大夏道:“沈溪连战皆捷,如今湖广南部和西部的叛军已经被官军灭掉了威风,接下来战事的难度不高,朝中能接替沈溪的人不在少数,现在问题的要害不在沈溪身上,而是陛下是否批准他回乡守制。”

“以目前情况看,朝中必定有人会以沈溪回乡守制二十七个月为借口,将沈溪调离西南六省,避免他坐大,影响朝局牢固。实在在我看来,即便沈溪奉诏守制也未必就是坏事,可以让他把锋芒收敛一下……于乔认为呢?”

谢迁扬声恶骂:“狗屁锋芒,你刘时雍也不看看,沈溪小儿本日今时的地位是怎么得来的?满朝高低都在贬低他的功劳,好似他做的事,旁人都能做出来一般……想想他在东南时的困顿,粮草皆自筹,还打得有声有色,匪寇尽迹;再看看他领兵西北,宣府土木堡之战和其后的京师守卫战,何等惊心动魄?即便这次西南剿灭叛匪,也存在深进不毛之地人生地不熟的艰苦……但他哪次没有漂俏丽亮地完成朝廷交予的重任?”

“现在不过是祖母亡故,沈溪又非儿子或者长房长孙,非要以守制的名义剥夺他的官职,那我大明朝官难道每个人都要辞官回乡守制多回?这件事无成例在前,没有任何商议的余地!”

谢迁不会让沈溪回福建守制,由于在他看来,这根本分歧规矩,毕竟不是沈溪的亲生父母亡故,他也不是沈家这个大家族的长孙,怎么都轮不到他守孝。

但文官团体却尽对不会放过这个让沈溪卸职的尽佳机会,非要拿李氏孤寡带孩子,且曾立过贞节牌坊这条来说事,谢迁只能坚决地顶回往,他需要找一个政治上的盟友,帮自己说话,刘大夏便是最好的人选。

刘大夏见谢迁反响如此强烈,皱着眉头思考很久,在心底评估沈溪守制对朝局带来的影响。最后他道:

“西南战事紧急,我等向陛下据实以陈,陛下自会衡量得失,料想不允沈溪守制,致帅位空缺,剿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状元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四六一章 规划好的路〗地址https://m.zuimeng.net/189/189125/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