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无策(1/3)
朱厚照出手了。
亲身下旨罢掉户部尚书韩文的官,让韩文没有告老还乡的机会。
既然你请辞,那我就直接削除你的官职!
在大明,罢官跟自己主动请辞有很大差别。
大明朝廷一向礼重文官,一般文官只要不犯大的毛病,必定能留住自己的官位致仕,甚至被人弹劾,犯一些不太大的罪过,都可以一笔带过。
直接被免职官职,而且还是六部尚书这样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让韩文没法做人。
就算朝臣大多知道韩文是因言获罪,但市井百姓可不知,尤其是韩文洪洞老家的乡亲,确定认为他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才让天子下旨降罪罢官,对韩文这样逝世要面子的老臣来说,荣誉大过一切。
朱厚照一意孤行,要免职谁的官位不走内阁和吏部,而是直接下诏书,造成既定事实。执掌司礼监的刘瑾在旁摇旗呐喊,谢迁虽贵为内阁首辅,对此却束手无策,只能选择袖手旁观。
谢迁倒不在乎自己被罢官,以他豁达的心情,什么事都可以吸收。
面对天子针对文官集体请辞而展开的凌厉回击,谢迁没有发表任何见解,由于他知道事已既此多说无益,他出来反对也无济于事。而且他也感到,韩文鼓动百官要挟天子这点做得有些过火。
朝中这么多大臣,能言善辩者首推谢迁,处事圆滑、明事理懂进退也以谢迁为最,而要说思想开明谢迁也是首屈一指。
沈溪曾认为,自己跟谢迁建立起友爱关系不是偶合,完整是性格对路,换作刘健和李东阳这样行事一丝不苟之人,根本不会吸收他那一套。谢迁待人处事如沐东风,轻易接纳一些新思想,对于年轻人没那么排挤,这才是沈溪跟谢迁走近的根本原因。
天子免职韩文的诏书一下,满朝哗然。
谢迁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很多人知道,是在谢迁进乾清宫见过天子后,朱厚照才做出免职韩文的决定,很多人难免会想,是否谢迁背地里攻讦韩文,甚至为天子出策划策,才让韩文落得被免职官职的哀惨下场?
就算谢迁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也没有站出来解释。
他知道,自己说什么也得不到大臣们的信任,不如难得糊涂,甚至干脆再来一次装病……之后几天他都没有进朝,甚至朝廷大小事情也交给新进阁的焦芳和王鏊处理,自己留在家里躲风头。
……
……
没过几日,冬月十八,谢迁府上来了客人。
这次访客非别人,正是平时跟谢迁关系不错的刘大夏。刘大夏带了个老朋友,乃上次规劝谢迁的礼部尚书张升。
之前的请辞名单中,固然包含了礼部尚书张升,但实际上张升就是刘瑾所说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联名请辞之人,本身并没有离朝的意向。
至于刘大夏的想法则复杂很多,惋惜谢迁在朝臣集体递交请辞奏疏后,并未跟刘大夏单独交谈……这重要是由于谢迁作为内阁首辅,私下跟六部部堂商议朝事有些不太合适。
刘大夏带着张升登门,气势汹汹进进谢迁书房。
看到谢迁慵懒地坐在藤椅上看书,完整没有生病样子容貌,刘大夏不由带着几分气恼,质问道:
“于乔,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身为内阁首辅,当匡扶社稷,朝中多少双眼睛看着你,你为何要称病不出,对朝事不管不问?”
谢迁端坐书桌后,看了刘大夏一眼,摇头道:“说得轻盈,有些事老夫想管,但管得了吗?陛下对内官信任无比,那刘瑾说什么便是什么,甚至连免职户部尚书都不采用老夫意见,你让老夫掺和进往,就怕到最后,老夫也落得个罢官免职的下场!”
张升在旁看着,创造自己随着刘大夏前来劝告谢迁纯属过剩……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状元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无策〗地址https://m.zuimeng.net/189/189125/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