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二章 归途难(1/3)
午门前,刘瑾当众廷杖熊绣,耀武扬威中奠定威严。
大臣们认为朱厚照很快便会出来,没有进行抗议,却不知此时朱厚照正在豹房吃喝玩乐,根本没有回宫的打算。
刘瑾没有宣读诏书的意思,持续站在午门前,对大臣们一番诘问,言语中裸露其打击报复之意。
“……咱家一心为大明山河社稷,平日行事兢兢业业,未曾有丝毫怠慢,尔等朝臣却在陛下眼前说三道四,以至于咱家无心处理朝事,若朝廷事务因此有所耽误,尔等可担待得起……”
刘瑾文化程度不高,在一群尽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的朝官眼前,言辞笨拙,到后面已有扬声恶骂的趋势。
“……那些跟咱家为难之辈,不识好歹,狼心狗肺,咱家断不容他们留在朝堂上,咱家会上书陛下,让陛下撤了这些狗东西官位,令其逝世无葬身之地……”
或许是骂痛快了,更大的可能却是骂累了,刘瑾干脆让人搬来椅子,坐下来歇息。
时间已经是正午,好在只是四月天,气象不热,但中午阳光晒下来,一身厚重朝服在身的文官们依然感到燥热难耐。
众大臣一心期待朱厚照的到来,惋惜天子一直没有露面。
刘瑾坐下来歇息一会儿,感到缓过劲儿来,持续咒骂,不过这次却不是站起来骂,而是坐着骂,俨然他就是天子,当众喝斥百官。
……
……
就在众大臣跪在午门前,忍耐刘瑾污言秽语时,谢迁正在自家府邸,等候府上人出往打探消息。
谢迁知道当天事情不简略,不单是六部部堂、郎中和各寺司卿、少卿、通政、参议被召往午门,连翰林院、詹事府、顺天府和六科的人也没有例外,这在大明历史上极为罕见,毕竟当天不是大朝会,也不是每年三大节,当他知道所有在京文臣都没有幸免时,就知道朝廷要出大乱子了。
终于,出往打探的仆人回来,带回来的消息让谢迁惊恐失措。
“……老爷,跟宫里的公公问过了,陛下昨日宫外饮酒,似乎喝醉了,本日未回。”仆人将消息告诉谢迁,“宫里那边估摸,陛下或许会在午后回宫……”
谢迁一听便知大事不好,立即道:“若陛下宿醉,确定一睡不起,凌晨起来精力充分早早便会回宫,此时未回,怕是本日便留在宫外不回来了……难怪刘瑾如此淡然若定,在宫中召见群臣,情绪他知道陛下本日不回宫,是以有恃无恐。”
“那……那可怎办?二少爷如今也在宫里。”仆人紧张起来,由于当日召见的大臣中,尚有身在翰林院,担负翰林编修的谢丕。
谢迁气恼隧道:“丕儿到翰苑没几日,对宫里境况不熟,他懂什么?刘瑾估摸也不会为难他一介落后。”
仆人着急隧道:“可是,到底是咱们谢府的少爷,受了委屈怎么办?”
“就你话多,还不快持续往打探宫里的情况?记得,多花银子,不给银子那些太监不肯开口。”谢迁此时彻底慌了手脚。
他知道,能出面禁止刘瑾之人非天子莫属,但朱厚照摆明今天不会回宫,而他往午门禁止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他也会被困在那里无法回来。
仆人又往打探消息,留在家中的谢迁坐立不安,在书房内往返踱步,但这会儿没有任何人能帮他。
“文臣都被困在宫中,若是能想法营救,估摸只有往找武将帮忙,难道我得往见英国公不成?”
谢迁心里犯难,他明确刘瑾的脾性,刘瑾欺软怕恶,也就敢跟文官横,由于刘瑾手上没有兵权,而跟刘瑾作对的也只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文臣,以至于如今刘瑾集中火力拿文臣来开刀。
而英国公张懋作为掌兵之人,刘瑾不敢得罪。
但张懋平时根本不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状元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七二二章 归途难〗地址https://m.zuimeng.net/189/189125/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