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4)
沈溪行将回朝。
这消息就似乎一场地震,随时可能引起京城官场动荡,而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之人便是刘瑾,以前跟沈溪过招多次,刘瑾感到自己有得有失,甚至隐隐盘踞上风,但他仍然不敢鄙弃沈溪。
沈溪带兵于八月二十二从宁夏出发,打算在玄月底回京。而沈溪领兵回朝之事八月二十从宁夏传出,玄月初一为刘瑾获悉。
知道这消息后,刘瑾火冒三丈。
“……不是说没有咱家命令,不许给宁夏那边发回京调令吗?为何兵部不听咱家号召?”
刘瑾冲着兵部尚书曹元发火。
就算之前朱厚照给刘瑾下达逝世命令,让沈溪必须在一个月内回到京师,刘瑾依然没有遵命行事。在他看来,朱厚照根本就不管事,时间观念也不强,总回到时限后有很多措施推搪,根本没必要一早就把沈溪调回京来,令人寝食难安。
谁知在他没有发出旨意的情况下,沈溪还是回朝了,而且听处所上传来的消息,沈溪乃是奉调回京,理所当然认为是兵部暗中搞鬼。
这会儿刘瑾府宅内,张彩、刘宇、曹元、刘玑、张文冕和孙聪都在,这些人可说是刘瑾亲信,至于其他阉党骨干,要么提拔太晚资格不够,要么不能得到刘瑾完整信任。这次刘瑾把人召来,重要是商议应对沈溪回京对策。
至于焦芳,本为刘瑾手下得力干将,但因其跟文官团体关系暧昧,刘瑾现在宁可信任刘宇,也不再采用焦芳的建议。
现在刘瑾将内阁权利架空,使得内阁从谢迁到下面的焦芳、刘宇、杨廷和几位阁臣,基础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不为刘瑾所忧。
曹元显得很冤枉:“公公明鉴,这次可不是兵部发出调令,由始至终兵部没有任何动作,甚至兵部这边到如今都认为西北正有鞑靼犯境,谁敢造次让沈之厚回朝?这件事必定另有隐情!”
曹元一推二六五,似乎事情跟他全无关系一样,这让刘瑾更为赌气,当下怒气冲冲地质疑:
“那可稀奇了,咱家没发诏书,兵部也没发调令,沈之厚居然敢擅自回朝,难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而魏彬传回的消息说,已经见到陛下御旨……照你们的意思,姓沈的不但擅自回朝,还假传诏书?”
在场几人不由面面相觑,他们对于西北的事情不是很懂得,刘瑾把控着情报系统,就算张彩和刘宇等人要知道什么消息,都要从刘瑾口中获取,他们有些爱慕曹元,毕竟兵部有自己的情报流传道路。
对于外界消息中断,才是这些人感到不安的处所。
张彩试探地问道:“莫不是……陛下亲身下了御旨?”
“嗯!?”
刘瑾勃然变色,道,“张尚书的意思是说,陛下跳过咱家,给西北那边下了调兵回朝的诏书……咱家这么多眼线都未察觉蛛丝马迹?”
张彩听出刘瑾语气不善,不敢接话,恰在此时,刘宇好似想起什么事,道:“刘公公,以在下所知,这些日子谢于乔有些不寻常,好似他早就知道沈之厚要回朝,在内阁做出一些安排!”
刘瑾怒道:“那你为何不早说?”
刘宇知道刘瑾对他一直不感冒,闻言干脆闭上嘴,摆出一副恭谨凝听的样子容貌。刘瑾忽然意识到自己对手下过于苛刻,连忙放缓语气,挤出笑脸问道:“你且将谢于乔的安排说出来,诸位参详参详!”
“回公公的话,谢尚书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在安排庆祝前线将士凯旋的庆典,甚至提议让内阁上疏陛下,请陛下出席并颁赏有功之臣……在下隐约听同寅说沈之厚将回朝,认为只是谢尚书的猜测,未料其早有筹备……”
刘宇所说同寅,显然是杨廷和。
由于谢迁有关于沈溪的事情不可能跟打有阉党标签的焦芳和刘宇商议,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状元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地址https://m.zuimeng.net/189/189125/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