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1/8)

陆完从沈溪处离开,回到关城驿馆他所住的房间。

王敞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夜色已深,王敞有些犯困,坐在竹椅上瞌睡,昏黄的烛光照射下,连陆完回来他都没留心。

“怎么才回来?”

听到桌椅挪动的声音,王敞蓦然睁开眼,看到陆完已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正在倒茶喝,不由开口问道。

陆完笑着道:“跟之厚将朝中的事情说了说,又闲话了下家常,所以回来迟了。”

王敞释然地点点头:“你们能聊到一起是好事嘛……他怎么说?”

陆完将沈溪所说大致跟王敞讲述一遍,最后说到沈溪为了躲安静,筹备往蔚州劝告朱厚照回京的决定,让王敞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什么,之厚说他要往蔚州?这算怎么回事?”王敞脸色凝重,叹息道,“现在朝野高低非议声很多,若之厚离开居庸关的话,怕会遭致御史言官激烈的弹劾……谁都知道他在宣府躲有奇兵,一旦举兵叛乱,则大明危矣!一动不如一静,我要是他,就选择留下来,看看陛下那边是什么境况,然后再决定自己的行止……你说呢?”

王敞把自己的见讲解出来,然后用求证的眼力看向陆完。

陆完苦笑道:“之厚若真有心作乱,便不会主动把精兵强将留在宣府,而且真要叛乱的话,雄师返回居庸关的路上动手的机会最好,当时只有他知道陛下行踪,而军中高低对他又没有戒备,居庸关守将更是他的人,可以说很轻易便带兵进逼京畿,不可能到现在才动手。”

“另外,此番之厚说他想往蔚州,回避朝野非议,实在很好懂得。陛下刚刚失落,便有言官参劾他,加上京城有人处处针对,散布流言并推波助澜,把舆论造得很大,他留在这边非常为难。”

“一直以来,之厚都是靠陛下对他的袒护,才干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位,甚至跟谢阁老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言语间,陆完对沈溪的态度非常客观和懂得,完整部现了一个长者对子弟的关心。

王敞略微沉思后,点头道:“若之厚真要往蔚州迎圣驾,倒也算是好事,朝中除了他外有谁懂得陛下的秉性?听说谢于乔那边再有十天半月便会赶到居庸关,怕是谢于乔也想让之厚往迎驾。以后这对老少……少不得在朝堂上有所争执。”

陆完淡淡一笑,问道:“他们真的会争执吗?”

一句话便让王敞陷进到一种迷茫的状态,思索半晌后找不到答案。

陆完持续道:“早在对草原用兵前,该争的便已争过,成果如何人尽皆知,战事结束后也是之厚提请陛下下旨,让谢阁老早日回京。现在的态势,怕是谢阁老会将之厚当作接班人造就。好在之厚还年轻,双亲健在……”

说到这里陆完就顿住了,不过潜在的意思很明显,双亲健在意味着回头不管父母中哪一个逝世,沈溪都只能回乡守制,三年时间朝廷或许会涌现转机,沈溪就算必定时间内执掌大权也不能做到完整顺风顺水,中间有很多细节可以操作。

王敞摇头:“接班倒未必,我看谢于乔一直把之厚当作部堂来造就,基础上杜尽了之厚进进内阁的道路,不进阁的部堂始终没有大学士的权柄,怕就怕陛下……很多时候,陛下一意孤行惯了!”

陆完闻言,陷进沉思中,房间内一片安静。

……

……

关于沈溪回京城后的定位,不是王敞和陆完能分析出来的。

陆完和王敞并不担心沈溪担负六部尚书,甚至做到吏部尚书的地位上。

由于按照大明官制,六部属于履行层,决策权控制在内阁和司礼监手上,对接天子的并非是六部,他们最怕的是沈溪把持内阁或者司礼监,这将意味着沈溪拥有昔日刘瑾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状元内】最新更新章节〖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地址https://m.zuimeng.net/189/189125/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