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山西捐粮(1/5)
第二百二十八章山西捐粮
到了潼关,大队船队没做太多停留,只是张知木和陆成祥上岸一下,没耽误太久,就回到码头上持续赶路了。
上岸后,张知木直奔守备衙门,见守备宁德,陆成祥抓紧时间往了一趟潼关分店。
宁德见到张知木十分的兴奋,挥退众人后,低声说:“张东家,孙传庭总督南下击敌势在必行,他也知道此克服负难料,他静静地对我说,见到你的话,就让我告诉你,你要是想保住山西不失,就必须吸收潼关,否则山西难保。”
张知木刚要说话,宁德挥手说:“张东家,您不必解释。大家好多事都看得明确,我们就怕你不明确。我这些人必须和朝廷一起共存亡,而你不必,你为朝廷做的够多了,你应当为自己考虑一下。孙传庭总督话说的够明确了,他这是安排自己的后事。假如我们这次战败,盼看张东家能把我们的家人掩护好。”宁德更低声的说:“朝廷靠不住。”
宁德的话让张知木心里一热,他们是把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并不熟悉的人,阐明他们对自己实在是太信任了。张知木和宁德说:“何必到那时,现在就把家人送到窑岗往不是更好,我们窑岗人有一口吃的尽对不会让他们饿着。”
宁德也是很激动,但是还是摇摇头说:“假如那样,军心会不稳。让朝廷知道更不得了,我们受连累不说,还会影响到您的。您是我们最后的盼看,有一点儿措施,我们都不会连累您的。当孙总督听到您把李自成水军打败之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千万要掩护好这位这张知木张义士,他是我们最后的盼看。’”
张知木说:“宁将军,你们在生逝世关头能把家人交给我,是对我极大的信任。您放心您们的家人就是我们的家人,这次我们不能耽误太久,回往我就会安排好屋子,等着你们的家人到来。请转告孙大人,我们窑岗人有一口吃的尽对不会让你们的亲人饿着。”
张知木起身和宁德牢牢地握了手才分辨。
出了衙门张知木冲李菁一挥手,马上回码头。上船后一会儿,陆成祥也促的赶回来。蒸汽船一声汽笛长叫,没管岸上观看的人群,直接西往到了汾河进口扯起风帆,借着强劲熏风急速的追上了船队。到了平阳府(临汾)的时候船队靠岸,张知木按照约定好的,在码头上留下两万石粮食。李菁上岸往通知知府大人,说窑岗人给灾民捐赠两万石粮食,请大人往吸收。知府大人激动地嘴都打瓢,乘轿直奔码头。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知府知道这些粮食即意味着少逝世不少人,他怎能不着急。知府大人来到码头上,看到一大排船停在码头上,才信任这事儿是真的了。张知木见知府来了,也来到码头上。行完礼,知府大人捉住张知木的手不放,说:“张义士你是我们的恩人哪,我替平阳人谢谢你的大恩大德。”
张知木也客气一番,说:“大人船上的粮食您就组织人卸吧。船上的用度我们已经都付完,你们只管卸完粮食就行。我们还要赶路,就未几呆了。”说完离别知府登船起航了。
照此办理,张知木他们到了汾州(汾阳)、晋阳(太原)都留下两万石粮食给灾民。这让全部山西又一次轰动了,都知道现在的山西米贵如珠,窑岗人竟然如此大手笔,真是义商。百姓们就认这样的道理,谁给他们带来实在的利益,他们就感谢谁。
张知木他们的船队,在全部汾河里拉出往很长很长。张知木他们在后面捐赠粮食的时候,前面的船已经到了凌水码头。
在潼关的时候,早就飞鸽传送通知凌水码头,凌水码头直接用电报通知了黄玉坤,告诉他们做好接粮食的筹备,同时通知秀容知县,窑岗人要捐赠一万石粮食。这秀容知县,早早的就带着运粮队伍等在码头上,对他们来说这救命的粮食实在是太可贵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改变】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八章 山西捐粮〗地址https://m.zuimeng.net/194/19419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