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寻根问源(1/2)

或许是日子过于安闲,姜诺想给自己找些事干,每到周末,她就上山,一个蒙山让她爬了10次,据说蒙山有72侧峰36洞天之说。蒙山上有个鬼谷子洞,乃是鬼谷子修行时所居住。她常在那立一会,像凭吊古人,也像在追忆。那很小的洞,根本不可躲身,或许这里有暗躲的小世界。但蒙山仙境的确不一般,如雨如雾的半山腰,倚着栏杆向下一看,深不可测,这里是驰名全国的自然氧吧,空气新鲜清新、含氧量极高,人在其中心旷神怡。走上木栈道,登上栖凤岭,在山顶远眺,心很空灵,那一刻如山。在古代这个山顶是有人居住的,至今还有遗迹保存在那里。

那山还有未开发的,南面,在崖下的山林里,人迹不到的处所有狼群出没。

她想在山上住几晚,感受一下,住进半山腰的宾馆,这里离雨王庙很近。未曾想在这里竟然无梦。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宾馆的封闭性高,听不到松涛阵阵,也没有听到狼的嘶吼。一连住了几天,心里很是安静,于是白天往拍照、画画,晚上听风、安息。真的如同神仙,她生出一个想法,找座山在山中工作也好,天天与山水相伴。

看这里的工作职员大多是年轻人,也很快活。一天,妈妈打来电话:“山上风光好吧。”

“很好,风景很美,夜很安静。”

妈妈又说:“哪天回来?”

姜诺“明天就回家!”

实在蒙山绵延800里,历经三个县区。

离别大山,姜诺出发回家。重又投进工作中,此时,父母退休,带着奶奶搬家到市里,所以下了班可以天天回家,听奶奶讲故事,三皇五帝、子牙封神、庄周梦蝶、战国七雄……

回想小时候,弟和小伙伴及她一起围着奶奶听故事听谚语,此时非少年。

但陪伴是一种快活。亲情融融。

她搜寻到姜子牙的故事,子牙名尚,号飞熊,又称太公。生在齐鲁沿海地区,古东海海滨人,有记载的是活到139岁,也有人说他故往,也有人说他遁走。姜尚的曾祖帮大禹治水,名伯夷,封地吕地,虽出身贵族,但后来家道败落,到姜子牙这一代已经很潦倒。但是他立志求道,三十二岁上昆仑山修道,拜在元始天尊门下,天尊见其背有图腾,没有教他修仙术,却教他治国安邦之策,用兵之道。四十年苦修才下山。

下山进世后由于年纪比较大,也没有一技之长。只好投奔在朋友的家中,为了营生,他曾经编制竹制品,或把小麦磨成面粉,拿到市场上往卖,开过饭展,卖过牛羊猪马,也为人算过命。可每次都不长久,经常受到妻子的奚语与讽刺。

后来他做纣王下大夫的职务,杀逝世过妖精,由于纣王让他建造鹿台,他弃官出走,他不愿意万民遭殃,看纣王如此役使百姓、荒谬无度,末日将不远。于是他遁走西岐,此后长长的故事,不说也罢,大家往看《封神榜》就知道了。

话说姜诺的某位友人。研究大禹治水,创造大禹的故乡是沂蒙。这又是一个长长的故事。

太多的信息姜诺无法消化。晚上她早早上床。很快就神游太虚。这一梦,大有乾坤。

姜诺一翻身坐起来,径自穿过了屋子,飘在了半空中。

她好奇地四处一看,忽然天空涌现黑洞,将她吸走。飘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山峦。四处都黑蒙蒙的,看看不明确,身材里却有真气在运行,让她可以身在半空,自由飞行,她还是她,只是身上换了古装。

所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里是混沌世界,这里没有时间流失,也没有过往未来,但是灵气浓重,即使一株小草修上千年也能羽化,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个道人,他在紫霄宫前,讲解无上大道,此人便是鸿钧道祖。

有诗如下:高卧就重云,蒲团了道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女子道学院】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章 寻根问源〗地址https://m.zuimeng.net/196/196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