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特殊使命(1/3)

“听说这几日王爷忙于朝中之事,本不该来打搅,可是王爷居然连茶饭也不思量,那可不行,我给你带了几样时令点心,不知王爷是否喜欢!”我端出盒子里的点心。

“也辛苦你了!这么晚了还操心这些事!”九王爷莞尔轻语,又拿起桌上的酒壶,自顾斟起酒来。

我忙夺过酒壶,“王爷,让我来给你斟酒吧!”说着往杯中倒入少许,“王爷酒量虽好,也应该有所节制,看春日燥寒,王爷少量饮酒可驱寒助兴,但是喝多了,伤肺伤肝。”

“哈哈哈,还是你有心,总是说不过你!”九王爷小叕了一口,还意犹未尽的长叹“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大明的朝堂之上如今乱成一锅粥,真是愁煞人啊!”

看来九王爷如今是心事重重,这大明庙堂和边疆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让一向镇静自若的九王爷也如此为难如此不乐观呢?

“王爷,借酒消愁愁更愁,大明边疆是出了问题了吗?清军又一次南下攻宁锦防线而来吗?”我大胆地说出了我的猜测,大明的内忧外患还有比清军进犯更让他们头疼的吗?

“你说的没错!”九王爷肯定了我的猜测,“可是还有更难对付的事情!”

这还有更难对付的,是什么呢?除了皇太极的八旗铁骑,还剩下的一块心病便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了。崇祯皇帝花了好几年剿灭这些农民起义军,如果能在坚持一段时间,这群起义军应该有被彻底消灭的可能性。这难对付的事也大概就是这茬了。

九王爷继续说:“本来各路军队在蜀中对农民军已经打击,使其溃散而逃。然而这会儿清军又逼近关外,试图再一次绕过宁远防线直奔京师而来。这下朝廷又要动用大批人力财力去对付清军,造成联合清军及农民军的两线作战,大明危矣!”

这军事上最忌讳的就是两线作战,腹背受敌,而这时皇太极就早已看到了时机,在明军彻底消灭农民军之前,又一次进攻明朝边境,他的目的很简单,不让农民军彻底被明朝剿灭,消耗明朝实力,同时又扰乱明朝的作战方针。明朝的崇祯皇帝可能也早已经清楚了这个道理,但是实在迫于财力物力,没有办法!但是总不能硬撑着两线作战,虽然明朝不可能马上倒下,但也总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在朝中的杨嗣昌提出与清国议和的对策,解决两线作战的问题。本来这是一个在不可能中最有可能的对策。然而大明总是自恃清高,摆大国的姿态,不愿与清国平起平坐,但是目中无人的明朝又打不过八旗铁骑。这可怎么办呢?但是总得要拿出一个方案来吧,所以大臣们日夜不停地讨论,列出可行的方案。

然而就是较劲脑汁,还能想出什么别的办法吗?当朝廷中有一部分人赞同杨嗣昌与清军议和的同时,反对的声音也是一大片,有人说即使战死也不能和清军议和。在明朝大臣的眼里议和就是等同于投降,这怎么可以呢?堂堂大明朝怎么能向自己边境上的一个小国投降,这太不可思议了。大臣们意见不统一,那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是什么态度呢?据九王爷说,崇祯皇帝先是叫大臣们讨论关于杨嗣昌的建议,在遭到大臣们一致反对之后,也没有宣布使用这个策略,但是却悄悄把边疆的几个大臣和将领们招来意图实施这个议和的策略。这崇祯皇帝为什么做事这么不光明磊落,明明是要求和,却又不敢透露心事,把这件事交给九王爷和边关的将帅之后,就不理之。这让九王爷他们好一阵为难,这事究竟从何着手呢?又要做,又不能做的太明显,又要做的让皇帝满意。崇祯皇帝还命令不能伤了大国的威严。所以才有了前些日子商议到大半夜的事情。

看看这崇祯皇帝给他的大臣、爱将们出得这什么愁煞人的难题。这种事情不要说是九王爷他们,就是神仙也难办到。本来是因为无可奈何才向敌人求和停战,却还要把摆个什么臭架子。还不能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清宸绝恋:海兰珠传】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四章 特殊使命〗地址https://m.zuimeng.net/199/19922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