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右勾拳(1/2)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让人感到难熬的,对于这句话,此时的蔡锷可谓是感同身受,面对如同磨盘一般碾压过来的俄军部队,蔡锷不得不让各营之间进行掩护,然后逐渐收缩战线。战防炮部队几乎是没法撤离了,绝大部分战防炮单位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甚至于一门战防炮在距离自己50米的位置上和一辆俄军战车同归于尽。蔡锷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来阻止部队的溃退,在最后关头,蔡锷部署在后方的机动榴弹炮给他赢得了最后的机会。
一门门75mm和车载榴弹炮首先开到一个个事先挖好的掩体中,这些掩体有足够厚度的胸墙来提供防护,防止被弹片或者小口径火炮远距离攻击到,然后将炮管的射角压低,等待着对方的到来。而这些榴弹炮也不负重望,用短粗的炮管和超大装药的榴弹好好地教训了一下俄国人那些开顶的和脆皮战车。
在各营的交替掩护下,整个装甲旅开始向第三道防线退却,在这里,华夏陆军用争取到的时间修筑了一个还算看得过去的防线。一辆辆战车退到夯土墙后方,在这里,他们将抵御俄军最为疯狂的进攻,等待着友军的突击或者是死亡。伴随着机械的轰鸣,俄军几路突击部队最终终于汇合了,他们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开始向着最后的阵地冲刺,大量的骑兵从马匹上下来,拿着手中的步枪和机枪配合着装甲部队向着最后的堡垒发起进攻。
不过此时。俄军的攻击力早已经过了巅峰状态,状态不可避免的下滑,不仅仅是兵力和装备的损失,强调突击速度的结果必然使部队发生严重脱节。冲在前面的装甲部队和步兵骑兵挤成一团,后方的高级智慧官没法了解情况,所以后续的攻击变得杂乱了,然后出现的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闹剧。大量的后勤单位被半个营乃至一个连的装甲车辆所击毁,到最后负责扫荡的华夏装甲营甚至分成了一个个的连来扩大战果。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在这场突击中俄国人损失的车辆和补给比开始时的正面交战损失的还要多。
而剩下两个解围的营则冲向了正在对蔡锷部队发起最后进攻的俄军主力部队。两个营的战车排成一个个整齐的楔形队形从俄军主力侧后方出现,骤然而至的打击让原本负责防御的战防炮根本来不及调转炮口,不少战防炮和榴弹炮还没来得及转过来就被猛烈的炮火摧毁,如果不是因为步兵数量过少,而十分忌惮对方的“人形反坦克炸弹”的话,徐立的装甲营可能已经切入了俄军的阵型之中。不过即使这样,在相互支援之下,华夏两个营的装甲兵力也逐渐楔如到对方的阵地中。
猛然发力的华夏陆军让俄国人很无措,不过在这紧要关头,一直可以用默默无闻来形容的t2型“马后炮”战车居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火炮放在车尾的家伙,不用转向就将炮管对准了对手,而75mm短炮强大威力和还算可以的防御让这些战车最终挡住了华夏装甲营的突击。在几百米的距离上,一号突击炮和t2战车展开了激烈的对射,一直作为防御核心和火力支援性质的一号突击炮第一次作为突击重锤和对手进行近距离的厮杀,双方都有一击必杀的能力,而且射界都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转向速度和反应就成了取胜的关键。
十几辆t2型战车在和阻击的过程中被摧毁,但是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争取到时间的俄军主力一面开始收缩攻击部队,一面将平射炮调过来。“我们四周都是俄国人的炮火,从观察孔望去,几乎所有方向都可以看见几根炮管,他们虽然慌乱,但是火力相当凶猛。我们的处境就像失去了速度的骑兵,然后被对方长枪兵和步兵包围。我们缺乏步兵来摧毁那些平射炮。对方在投射量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事后徐立这样回忆道。
面对周围越聚越多的俄军主力,徐立的装甲营从攻击开始转入防御,两个营交替掩护向后方撤退,按照他们的计划,第二次攻击将等到两个负责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华夏海权】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二十五章 右勾拳〗地址https://m.zuimeng.net/2/264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