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落幕(1/3)
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返大隋》更多支持!
易跪坐在廷中,他低着头,听着太子的这番高见,心里都差点止不住想笑出声。¤,都这种时候了,皇帝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王世积是绝对不可饶恕的。可太子却还说什么王世积没有谋反之意,还为他背书开罪,竟然还提出只是贬官降职罚俸这样的处罚。若是说王世积不是太子的人,这个时候他说这样的话也许还情有可原,可既然他跟王世积本来就是不清不楚的,现在他还敢这样说,这还真是有极大的勇气啊。
对于这个王世积案,易该出力的地方已经出了,现在他是坚决一副局外人的面孔,就算以他如今在皇帝面前的份量,可他在殿上也是坚决当个透明人,根本不对这件事情发半点意见。因为他知道,王世积已经死定了,连带着高颎也因为此事而牵连极重,况且军马案也已经解决了,暂时来说,高颎接下来一段时间就要自顾不暇了,因此易也懒的再去参与到这桩案子中去。
反正这个案子,不管怎么走向,王世积肯定是死定了,接下来如何发展,完全得凭皇帝的意愿,不管杨广他们再怎么推动,也不管高颎他们再怎么想要救火,他们也影响不到结果的。
易现在心里想的更多的还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皇帝的那份最新名单他已经看过了,早朝的时候不出所料。并没有再出现什么意外,皇帝的名单经三省通过。已经正式发出任命了,自今日起。李渊等人就已经交接了原职,正式得到总管的任命状和官职告身,随时准备跟着易前去赴任了。
朝廷给幽州总管府三十二州,其中十一州为总管州,因为诸州皆为军事州,因此朝廷最后给幽州府划了一百零八个军镇。原本幽州总管府有五十镇,而其它几个总管州也或多或少的辖有不少军镇,因为在怀荒也先后设立了二十余个军镇。现在这些军镇由朝廷统一进行了调整,有的裁撤有的增加。而如怀荒的这些军镇都予以承认,最后整合成了十一州一百零八个军镇。各边地总管府的军镇,和畿辅地区的府兵车骑府骠骑府规模相当,上镇一千中镇八百下镇五百,府兵上府一千二中府一千下府八百。一百零八个镇,这是不下十万人的规模,这等于朝廷给了易的幽州总管府十万兵马编制。
朝廷从此要承担这十万军将的粮饷军费,而且还不仅如此,这还意味着有大量的军官职位。哪怕易就得能得到其中十分之一的职位的任命权。这也将是相当了得的。
原本易还在计划着回去后,如何夺取幽州的控制权,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得到天子支持。已经拥有整个幽州各州府上层的控制权了。不过要实现对整个幽州府的真正控制权,光有这些总管们还是不够的。他还得得到这一百零八个军镇大多数将领的支持,还得得到十一州下面诸县的支持。光靠争取下面支持还不够。易还得想办法有自己信的过的人手。
地盘扩大了,原来只有一个怀荒。现在一下子有了一整个幽州府,他缺少大量的人手。他得想个办法。从哪里弄一批人手过来,尤其是有知识的人。自己也许可以从元家弄一批子弟过去,另外如今襄国公主是他丈母娘,那么李家也可以弄上一批人过去。还有,这李渊家族、李敏家族等,这些都是门阀子弟,家族成员众多,有大量的子弟,而且还有许多依附投靠他们的读书人。要说来,这个时代的贵族们几乎垄断了经,因此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这些贵族地主们,想要如后世那般一张广告单,就能招来千万人才的景象,几乎不可能了。
对了,自己还有一个老师呢。河东大儒王通,门下弟子过千人,他在河东讲可是相当有名望,杨林以前就曾经去过多次听讲。自己到怀荒后虽然没再去过河东听课,可也数次派人送钱去过河东,支持王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返大隋】最新更新章节〖第335章 落幕〗地址https://m.zuimeng.net/2/282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