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北京(2/6)

底的公立了,现在的学校太疯狂了,入学还要测家长智商,有些题我真的做不出来——我老婆一出来就哭了,算了算了,就当省钱了吧,那套两千万的学区房到底没白买,什么政策调整?政府不可能叫房价跌,您就听我给您分析……”

“不好意思,不要插队可以吗?”

“谁插队了,我不就是往前站站吗?您放心,误不了您的事!”

“谁都有急事,这不都得一个个来啊?都和您一样往前站站可不乱了套了?”

在老百姓眼里不可思议的豪富满肚子牢骚,平民百姓也不快活,北京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太多,龃龉随处可见。一场口角眼看就要成形,却又因为列车到站无疾而终,地铁里不但有雾霾味儿,还有氤氲的人味,各式各样的浮躁在人群上空飞舞,下个月的房租,想买的名牌包,地下室的蹲坑堵了,信用贷的利息该怎么还,首付能不能凑齐,是不是该开始在51上投简历——

所有大城市的都市病,北京都有,因为故宫的存在,还有过去20年太快的发展速度,有些病还要更重,交通,华北平原工业区带来的雾霾,房价,对教育资源畸形的吹捧、攀比和溢价,这城市满溢着焦虑的气息,很难说人们活得幸福,但如果你走过世界,游历过其余各式各样的首都,北京,甚至是中国,终究是有那么几分不同的。

这不同无法言说,它藏身于人们满满的浮躁与焦虑之后——也许可以概括成增速,也许可以提纯成对未来的期许,这国家的住民永远没想过停歇,永远不知满足,他们还相信一个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出身的阶级,这样的例子也大量存在于人们身边,不仅仅只是都市传说。向上的通道还没有关闭,只要考上大学,就能找到钱念,年轻人只要够勤奋,就能找到一份报酬还算不错的工作,富士康、海底捞,甚至是非洲,这国家总有些地方有用工荒。人们对这一切习以为常,还以为付出大概总归能得到回报,久而久之,不再满足于现状,对未来有了更高的期待,也就有了——

希望。

没人说它是一种正面的情绪。

这些细节隐藏在一个个单调的数字里,失业率、文盲率、社保覆盖率,国家就在这样的数字里艰难前行。这些念想吊在人们跟前,像一根胡萝卜吊在驴子前面,抽打着他们快步前进。这城市、这国家的阴暗面绝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少,有许多事也会让人瞠目结舌,深觉恐怖,其中就包含了他崛起的速度,中国的存在,令所有亚洲国家都感到窒息,他们暗藏讥讽地叫着强国人,转头却还是只能摆出笑脸,招徕顾客,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一些中国人过来旅行,回头对当地人文大加赞赏,但还是留了点面子,不去评价当地的生**验,他们习惯微信与支付宝,习惯用手机解决一切事务,信用卡太不便,支票更早过时,电视与纸媒萎缩的速度比所有国家都快,业大致已经完全死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媒体,中国,正比所有国家更接近未来。

站在国贸中心的办公室往下看,整个中国似乎都浓缩成街道大小的模型,这种种希望与情弊如星火,闪在地图上头,傅展负手看了很久才转过身,他又露出了那圆滑又礼貌的笑容,“乔小姐,真是好久不见了——你还是那么漂亮。”

他老板兼合伙人站在门口,犹疑不定地打量着他,她当然还是很漂亮,从头发丝儿到脚趾尖都透着被世界宠爱的娇纵,这份鲜活的生命力依然是很诱人的,他看着她,就像是看从前的李竺一样,她所有的想法都储存在那个透明的脑袋里,狐疑——总还有点戒备,但也不无关怀与欣慰。

“你回来以后,每次见你都觉得,你好像和从前越来越不一样了。”老板说,她走到他身边,难得主动亲近,并肩而立,“在土耳其都经历了什么——还是不方便说?”

已经在政。变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同生】最新更新章节〖第68章 北京〗地址https://m.zuimeng.net/212/2124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