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2)

卫青——一个奴隶的传奇

引子

“边关捷报,斩匈奴七百,捣毁龙城。- *小说&”当鸿翎急使快马加鞭穿过繁华的长安集市时,大多数人不敢相信他口中喊的是真的。

“龙城”,在汉人心目中就如同天边一样遥远;“匈奴”,更是个可怕的字眼,这两个字,随之而来的往往是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当这一天“匈奴”和“龙城”放在了一起,被称为捷报,人人都听的真真切切,却又恍然如梦,直到未央宫的鼓乐齐鸣。

“车骑将军卫青,深入敌境,捭阖,破匈奴于龙城,斩首七百余,俘获相国小王等二百余,为攘蛮夷首开战功。”

各处集市等繁华之处都贴了皇榜,一时间人人口中都念叨着卫青,许多中年汉子眼含泪水,口中呢喃。

匈奴给了大汉子民太多的伤痛,六十年来,匈奴一直骑在汉帝国的头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而汉军面对此毫无招架之力。泱泱大汉,数十万军队,却从来无人敢越过长城。今日之喜,让全长安的军民振奋。

起初的惊诧很快转化为狂喜,兴奋的民众发起了一场盛况空前的狂欢。

“言语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此时此刻,只有载歌载舞才能表达大汉国民的心情,欢庆因来自边关的消息而起:“龙城大捷。”

“汉军出长城,斩首俘虏匈奴近千人,全师而还。”们纷纷走上街头,奔走相告。

汉朝立国以来,奉行黄老之术,拱手而治天下。“萧规曹随”,让清静无为,于民休息的国策得到传承,刚刚经历过秦帝国高压统治的人民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就在这一片宁静祥和的日子里,匈奴,这个名字一次次地被提及,很快变成了大汉臣民心中的伤疤,不愿意触碰,却又不得不忍受它随时带来的伤痛。

文帝时期,朝廷多次派使臣出使匈奴,以和亲方式换的边境基本太平,但小规模的劫掠时有发生,先皇景帝更是被‘逼’得连连将宗室‘女’子奉上,嫁给了年迈的匈奴单于。

堂堂大汉,就是靠着这些‘女’人庇护的。这是所有大汉帝国男人的痛,泱泱大国,保护不了自己的国家,靠一个个弱‘女’子去讨好敌人,每个汉人男子想起此事就血往头上涌。现在,这儿叫卫青的年轻人,终于破天荒地率大汉的军队,杀向草原,冲入匈奴腹地,一战歼敌七百人,俘获匈奴贵胄数百人,‘荡’平其祭天圣地,这是多么难得的胜利,期盼了很多年,终于到来。

“卫青”,这个大部分人前所未闻的名字,也被口口相传,很快为人们所熟知。更让大家兴奋的是这个卫青和他们一样,原是一介平民,甚至有人说他本是平阳侯家的奴隶。一个奴隶,率军出征大败匈奴,在汉帝国的历史上,无论是奴隶将军还是大败匈奴,都是第一次。

他们不知道,自此,关于匈奴的捷报会一次次从边关而来,穿越帝国的整个北方,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曾几何时,令汉人心惊胆战的匈奴人,将成为大汉男儿建功立业的战利品。而伴随着畅快淋漓的胜利而来的,依然是这个名字:“卫青”。

人人只知胜利者的荣耀,可曾有谁想过奋斗中的艰辛?卫青,一个奴隶,最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这是何等的励志?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偶像,那么一个从奴隶到大将军的人算不算其中之一?这是两千年前的中国梦,大汉梦。今天的**丝,可有这样的梦想?从奴隶到大将军!

我们自我调侃,自称**丝,可是还有谁能比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的卫青更低微的出身?古往今来的英雄们,又有谁能比远逐外敌,保护华夏文明的卫青立下了更大的功绩?不要说你是草根,不要哀叹我们不是富二代、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卫青:屌丝逆袭的传奇】最新更新章节〖引子〗地址https://m.zuimeng.net/22/22248/2.html